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生活禪的終極
信息來源:《生活禪鑰》  發布日期:2014-12-29
關懷什么叫做終極關懷?佛教把它叫做“了生脫死”,叫做“解脫涅槃”,現在的名詞是叫“終極關懷”。人生走到最后一站,走到極限,再沒有地方可走了,所以叫“終極”。
從佛教的角度講,人死,并不是生命的極限,僅僅是這一期生命的終點站,但不是絕對意義上的終點,還有一個地方去。此生的結束,意味著下一期生命的開始。佛教的終極關懷,就是幫助人們處理好人生這一期生命旅程終結時的有關事情。從佛教終極關懷的最高要求來講,要達到無住涅槃。
學禪的目的,一般來講,就是了生脫死。了生,就是在人生旅程之中怎樣活得更好;脫死,就是在走完人生旅程之后,怎樣死得更好。人要想生存得好,就要了生,想要死得灑脫,就要脫死。脫死不是不死,脫死是在了生的基礎上,死得瀟瀟灑灑、自在安樂。許多禪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來去自由,就是了生脫死的典范。
修習生活禪,怎么樣來面對死亡呢?死亡是人生不能避免的一件事,而且是一生之中隨時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比如說過河的人乘坐竹排,如果竹排翻了,不會水的人掉到水里就起不來了,就有死亡的可能性。比如說乘車走山路,曲里拐彎,萬一出一點事,也有全車覆沒的可能。死神就是這樣,隨時等待人們前去報到。死亡這件事,仔細地想非常恐怖,死亡與我們生命的距離很近很近,就在咫尺之間。所謂“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其中也包括如何善待死亡。
學修生活禪,怎樣善待死亡呢?按四祖道信的說法,臨命終時,要一念不生,安住當下,坦然面對,死生一如。這就是禪宗的方案。死和生沒有什么兩樣。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生如來,死如去。即是如來如去,那就是死生一如。
要想把這個方案落實好,那還是要在了生當中去落實。生得不好,死也死不好。只有生得好,才能死得好。生的時候要了生。怎么了呢?生意味著煩惱,意味著種種的痛苦,意味著種種的責任和義務,意味著種種的追求和目標。怎樣面對這一切呢?一切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到,那就是了生。一些不應有的追求和想法,都要決然放棄,那也是了生。這兩個方面加到一起,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斷惡修善”。斷惡修善,是了生的最佳選擇。不知斷惡,不知修善,不可能了生。不知斷惡,不知修善,也不可能脫死。因為不能了生,就不能脫死。
終極關懷這件事,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古往今來,英雄好漢也好,凡失俗子也好,一切圣賢也好,都逃脫不了這件事。只是說,圣賢是在覺悟中結束了這一期生命,他安樂自在,或者進入了無余涅槃,或者進入了無住涅槃。小乘圣人是進入無余涅槃,從此以后不受后有,再也不轉世投胎了。沒有留下一點點再要轉世投胎的習氣,完全進入到清涼自在的狀態。大乘菩薩是進入到無住涅槃。無住涅槃者,就是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無住涅槃要具備兩點:有大智慧不住生死,有大慈悲不住涅槃。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不住在涅槃的境界當中,而且還要留一點點習氣,好轉世投胎行菩薩道。
佛家的終極關懷,是從生命的當下做起,不是等到生命要結束的時候再來做。所以,既然知道有了生脫死這件事,就要心心念念地莫忘此事。怎樣才能做到莫忘此事呢?要隨時隨地提起正念,隨時隨地地提起覺照,隨時隨地斷惡修善,隨時隨地地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如果這種善心善念連續不斷地占據心靈的空間,一旦死亡到來,我們就能夠從容面對,生死一如。
生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每一個宗教要解決的問題都是這個問題,一切哲學要解決的問題都是這個問題。世俗的學問也是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來解決人的終極關懷,解決人的生死大事。
世俗的文化怎么幫助我們了生脫死呢?人活著的時候,要生活得美滿一點:有房子住,有錢花,病了有醫療保障,這就可以了生。了生在這里的意思就是了卻此生,安度晚年。提供物質上的保障,使生活無所匱乏,精神上能夠開朗,能夠少一些煩惱,少一些憂慮。死了以后,所謂慎終追遠,搞個告別儀式,送幾個花圈,然后把骨灰放到公墓里供起來,這也是終極關懷的表現。這是世俗層面的了生脫死。
說到這里,就感覺到日常修行、日常功課、日常警惕和覺悟的重要了。一定要認識到,了生脫死是當下的事情,是當下一念的事情。人命在呼吸間。所謂呼吸者,就是出入息。一口氣出去了,再不回來,那就叫斷了氣,那就叫死了。這口氣出去了,再不能回來了;或者回來了,再也出不來了。為什么呢?內在的能量消耗完了。
這個能量是什么?是熱量。熱量幫助體內的風大,把息或者氣從氣海里頂出來;然后又通過內在風大的力量,把外在的空氣吸進去。吸進去呼出來,吸進去呼出來,都是因為內外四大的能量密切配合,才能夠呼吸暢通。一般情況下,除真空的環境外,外在的能量不會斷絕,存在于宇宙空間,隨時都有。我們內部四大的能量,是有限的。內部四大不調,才會引起呼吸的不暢通。
所謂四大不調,就是其中某一大能量偏多或者不足。年輕人往往是火風二大超過地水二大,年老的人往往是地水二大超過火風二大。火風二大向上,是浮動的,地水二大向下,是沉重的。只有四大的上下升沉處于一種非常協調的狀態,才是身體健康的人。身體健康的人,就是四大調和的人。所以每天要喝適量的水,要有充足的休息,要呼吸新鮮空氣,衣服不能穿多了,也不能穿少了,飯不能吃多了,也不能吃少了。人體就像是一部機器,經常要補充原料,進飲食就是補充原料。原料的補充及時、適當,身體就健康;原料的補充不及時、不協調、不適當,就有可能生病。
許多學醫的人掌握有很多關于調養身體的科學理論。特別是那些老中醫,一般身體都很健康。因為他懂得怎樣調理自己的身體,使身體四大調和。如果歸納四大成一個字,那就是色。精神現象雖然也是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也是一個字,那就是心。我們的生命,就是色心二法的組合。怎樣才能使色心二法處于一個調諧的狀態,這就是修行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醫生所要解決的問題。醫生的責任是幫助我們身體健康舒服;宗教的責任是幫助我們在身體健康舒服的前提下,如何更加有覺悟,更加安詳自在。
宗教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治療人生疾病的一味良藥。我們人都是一群有病的生命體,誰有藥來治療?宗教這一服藥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一個沒有宗教的社會,就是沒有靈魂的社會;一個沒有宗教的社會,就是人倫道德沒有保障的社會;一個沒有宗教的社會,就是人沒有最終追求目標的社會。
人都有最終追求的目標。基督教鼓勵人們要去見上帝。說上帝是人類的主宰,見到上帝,人生才有價值,生命才不會死亡,才能獲得永生。佛教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就不必去見上帝,不用舍近求遠,而且人人都可成佛是當下就能體驗的。道教是叫成仙,成仙就天人合一,長生不老。所以,宗教對于人類來講,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終極的需求,宗教的意識沒有一個人沒有。
生活禪幫助我們如何對待人生的終點站。人固有一死,這是一切法無常的必然規律,用不著怕。如果有真誠的信仰,坦然面對,死生一如,當下就體會到如來如去,你就真正能夠視死如歸,就真正能夠進入到無住涅槃。我的主張是:無論在臨死的時候,還是現在活著的時候,都要做到“安住當下,一念不生,從容面對,死生一如”。時時刻刻安住在這樣一種現法涅槃之中,才是真正地了生脫死,才是禪宗或生活禪所提供的終極關懷的方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摘錄之二(2011.5.30)
【經典推薦】孔子到底悟到了什么?有什么了不起?能被稱為圣人?
凈土教法的生死觀二、了生與脫死的宗教現世關懷與終極關懷
終極關懷
面對無常,你要做哪些準備
臨終關懷醫生送走千萬人,在生死中修心,他說死亡是生命智慧設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城市| 民乐县| 山西省| 都安| 荆门市| 昭通市| 绥化市| 漳平市| 舞钢市| 洪雅县| 伊宁市| 三河市| 酉阳| 兴和县| 河源市| 崇文区| 章丘市| 习水县| 化隆| 宁波市| 峡江县| 茂名市| 班戈县| 石景山区| 乌拉特中旗| 会昌县| 抚松县| 分宜县| 乐昌市| 镇远县| 乐都县| 中阳县| 常熟市| 集贤县| 临江市| 行唐县| 屏山县| 无为县| 莫力|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