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茅又稱菁茅,確實是江漢一帶獨有,但不見得有多珍貴。
因為其用途主要是用來縮酒(過濾酒水),其他國家的茅草也完全可以充當(dāng)替代品。即使天子是強迫癥患者,非楚茅不用的話,那隨便花兩文銅錢,自然有商賈會將其大把的運來。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周朝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把土地、人口的分封給臣下,臣下就要負擔(dān)起進貢、朝拜的義務(wù)。
按照標準的程序,諸侯朝貢天子:一次不到削爵;二次不到奪地;三次不到滅國。
根據(jù)國家特產(chǎn)和富裕程度的不同,進貢物品從金屬、糧食、布帛、美人、皮毛……各有不同。
楚國每年的的貢賦,就是苞茅一車。至于原因嘛,一來是楚國確實太窮了,二來荒甸之國本就沒有多少忠誠度,只要還有些朝貢,證明你屬國的身份也就夠了。
在此處,苞茅其實已經(jīng)脫離了它的實際價值,而成為了楚國作為大周屬國身份認證的代表物。
齊桓公稱霸,走的是“尊王攘夷”的路線。問楚國催討茅草,無疑占據(jù)了大義的名分。雖然齊國本來也就無意動用武力,但這個要求楚國無論如何也不敢拒絕。一旦拒絕的話,無異于徹底孤立于諸侯。
所以,只要楚國有個朝貢苞茅的承諾也就夠了,至于具體進不進貢倒是小事。畢竟,天子不是真缺那一口酒喝。
這歸根到底是個臉面的問題。如同后來,秦趙澠池之會上,雙方大王敲磬擊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