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困擾很多人的一種骨科病,屬于中醫痹證范疇。其主要表現為循坐骨神經通路呈燒灼樣痛或刺痛,于行動或夜間加重,受累關節局部無紅腫熱的炎癥表現。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下原發性坐骨神經痛的中醫證治。我認為,原發性坐骨神經痛病之本在于營衛虧虛,病之標在于風寒濕侵,氣血痹阻。
因此,治療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多以調補營衛散寒除濕、祛風活血為大法,只有標本同治,才能收到好的療效。
我常用一個基礎方:桂枝、白芍、炙甘草調和營衛,黃芪益氣助衛,當歸養血和營,細辛、獨活合桂枝祛風散寒除濕,川牛膝合當歸活血化瘀。
臨證對于寒濕偏重者,加制川烏、麻黃、生姜、紅棗為自擬方“川烏獨活湯”;對于肝腎不足者,加桑寄生、炒杜仲、大熟地等補益肝腎。
這個方子成本也就幾塊錢,我卻用了20年,到底有多厲害呢?聽我給你講個例子。
黃某,男,46歲。腰股酸痛連及右下肢痛脹酸麻2月余。曾被診為“坐骨神經痛”,服用鎮痛西藥未效。
刻診:腰股酸痛延及右下肢痛脹酸麻,遇勞或感寒則疼痛加劇,痛如刀割針刺,下肢屈伸不利,不能行走久立,痛而肢涼,畏寒喜溫。舌質淡紅,苔白,脈象沉細。證由營衛虧虛、寒濕瘀痹所致,治宜調補營衛,祛寒除濕,溫經通痹。
方用自擬方“川烏獨活湯”加減:制川烏,炙甘草,生姜,紅棗(以上四味先煎),蜜炙麻黃,白芍,生黃芪,當歸,桂枝,細辛,蒼術,川獨活,川牛膝,蜂蜜。6劑。
二診:服上方3劑后,腰股腿痛即見緩解,6劑后痹痛基本控制。效不更方,復進10劑,腰股腿痛若失。
本案乃因營衛先虛,勞后汗出涉水,感受寒濕之邪,著于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用自擬方“川烏獨活湯”調補營衛,散寒除濕,溫經通絡。加蒼術燥濕除痹。唯方中主藥烏頭雖長于溫經祛寒燥濕鎮痛,但其性毒烈,故遵仲圣烏頭湯以蜜兌煎之法,并將其與炙草、生姜、紅棗先煎,既利鎮痛,又可制其毒性,亦是用方者不得不注意之一法也。
另外,再給大家舉一個營衛肝腎俱虛,風寒濕瘀痹阻證坐骨神經痛的例子。
錢某,男,36歲。患腰痛連及右下肢疼痛并酸脹麻木1年余。曾在某醫院被診為“坐骨神經痛”,經用普魯卡因封閉等治療未效。
刻診:腰酸痛,左股疼痛,連及膝窩、小腿、足外踝,痛而酸脹麻木,畏寒喜溫,過勞或陰雨天則腰腿痛甚,腿足無力,屈伸不利,步履維艱,頭暈乏力,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證屬營衛肝腎俱虛,風寒濕瘀痹阻。治宜調和營衛,補益肝腎,祛風寒濕,祛瘀通痹。處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黃芪,黨參,當歸,川芎,細辛,獨活,秦艽,川牛膝,桑寄生,大熟地,炒杜仲。5劑。
二診:腰股膝窩、小腿疼痛明顯減輕,步履較可。守法參以活血通絡之品,原方加紅花、木瓜、制乳香、伸筋草。5劑。
三診:腰腿疼痛酸脹麻木諸癥好轉,精神轉爽,復以原方進退,續進20劑,腰腿痹痛諸癥得蠲
中醫講,腰為腎之府,膝乃筋之會。患者素體營衛虧虛,肝腎不足,風寒濕邪乘虛襲入,留著不去,氣血痹阻,以致腰膝疼痛,酸脹麻木,伸屈不利。故方以芪、參、炙草、歸、地、芍、芎、寄生、杜仲、牛膝補益營衛、肝腎之不足:以獨活、秦艽、細辛、桂枝祛風寒濕邪,止痹痛;并以紅花、木瓜、乳香、伸筋草等活血通絡之品,以助通絡止痛之效。
最后,邪氣去除,經絡氣血得通,腰腿痛諸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