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引發臂部的疼痛,大多是腰椎間盤突出后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水腫這種無菌性炎癥引起,這種疼痛通常都是牽涉性和放射性的,而且當身體承重過大或在彎腰干活時,會疼痛加劇。
那么為什么腰椎間盤突出癥會引起臀部疼痛呢?
脊柱是由連接顱骨的7節頸椎椎骨,12節胸椎骨椎椎骨,5節腰椎椎骨,1塊骶椎椎骨,1節尾椎骨夾帶23塊椎間盤組成的柱狀體。從正面觀脊柱是垂直的,從側面觀是有著S型曲度,這種S型曲度是由頸曲向前凸,胸曲向后凸,腰曲向前凸,骶曲向后凸的形式構成,女性優美的曲線美就是脊柱S型曲度健康的標志。
在脊柱內部是連接顱內至骶骨的椎管,椎管內是脊髓,脊髓與腦相連接,由脊髓發出的31對脊神經節從頸1至骶5兩側的椎間孔穿出后,分布到人體各個器官,起到對機體各器官組織的支配和調節作用,機體四肢百骸的所有運轉及運動都是由脊神經支配和調控。
人體臀部和下肢的生理活動是由腰椎的五對脊神經和骶椎的五對脊神經支配和調節,從腰椎及骶椎椎間孔穿出的脊神經聚合后形成三大神經叢,分別是坐骨神經、股神經和馬尾神經。
如果坐骨神經因腰椎小關節松動失穩壓迫椎間盤進而擠壓神經根后,會造成臀部后正中部位及大腿后側部位和臀部外側部位的疼痛癥狀。如果股神經因腰椎失穩壓迫后,會造成臀部外側、腹股溝及大腿內側及膝關節處的疼痛癥狀。如果馬尾神經受到壓迫后,會造成會陰部位、尾椎骨部位和骶椎兩側的疼痛癥狀。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是由腰2-3、腰3-4、腰4-5、腰5-骶1、骶2、骶3、骶4椎間孔發出后交匯至主神經干,再由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而后沿大腿后側向下行至足部。
坐骨神經調節和管控臀部后側和外側及下肢的感覺及運動,傳導臀部及下肢的肌肉、皮膚、血液、韌帶等的生理活動。
引發臀部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多來源于腰椎及骶椎脊神經根受侵害后,導致神經根水腫產生的神經性疼痛,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造成坐骨神經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產生和人體腰部承重過大或經常彎腰有關系,因為脊柱承重太大或經常彎腰容易損傷椎間盤,可使椎間盤中的髓核溢出向后擠壓神經根,形成神經根水腫這種無菌性炎癥。
股神經來自腰2~腰4三對脊神經,它們從椎間孔穿出后沿髂凹內行走于腰大肌和髂腰肌之間,通過腹股溝韌帶到大腿處分布于大腿外側和前內側,支配及調節它們的生理運動。引發股神經疼痛的原因也是腰2~腰4三對脊神經根受壓迫造成,和坐骨神經痛一樣,都是來源于腰椎失穩。
馬尾神經是脊髓圓錐以下的腰骶神經根,是由腰2~腰5及骶1~骶5共10對神經根組成,由于狀如馬尾,所以稱為馬尾神經。馬尾神經的疼痛也是由腰椎及骶椎神經根受擠壓引起,和腰椎與骶椎有著緊密的聯系。
通過上述分析已經了解到了引發臀部疼痛的原因,那么我們不防再了解一下什么是椎間盤?
椎間盤是由內部的髓核在纖維環的包裹下組成,是有彈性的,它的存在,是為了避免椎骨之間的相互碰撞,緩沖脊柱因人體重力壓迫而受到傷害,起到對脊柱的保護作用。
人體在站立或坐著時,椎間盤始終受到人體自上而下的壓迫,在人體自重的長期壓迫下,容易造成對腰椎間盤的傷害。尤其是體重過重者,如:肥胖的人、孕婦、提重物者、抱孩子者等更容易引發對腰椎間盤突出癥。
避免形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有很多,盡量不要讓身體承受太大的壓力,身體過胖的人,要減肥,減輕體重對腰椎的壓力,多做腰部鍛煉,增強腰肌力量,腰肌強壯了,就能起到支撐和保護脊柱的作用。還可用吊單杠的方法對脊柱中的腰椎做自然牽引,這樣可拉大椎間隙,擴大椎間孔,解除因人體自重對椎間盤的壓迫,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還可以多做身體后仰運動,這種運動方式能夠使腰椎椎骨和椎間盤在后仰的作用力下,使椎間盤還納歸位,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
如果已經形成過重的臀部疼痛后,最好用物理療法,如推拿、針灸、刮痧、艾炙、牽引等方式進行調理,只要找準了病灶區,再用正確的方式對癥調理,那么坐骨神經痛是可以調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