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怎么辦?張仲景:需固表化痰!也...
過敏性鼻炎怎么辦?張仲景:需固表化痰!
也許有人有這樣的經歷,在不經意間,淋了一場雨,然后就出現了鼻子發癢,噴嚏連連的現象,鼻涕像清水一樣流出來,然后就各種抗感冒調理,當然癥狀也能緩解。
但是這樣的人,只要一感風寒,立刻就復發,打噴嚏,流鼻涕,鼻子癢,鼻塞。尤其是一到天涼的時候發生,平時只要注意保暖就會好一些。但是有時候沒著涼,也沒感冒,原因不明出現鼻子癢,噴嚏不斷,鼻涕如清水一樣外流不止。眼睛和咽喉發癢。
有些人,過敏性鼻炎特點鮮明,就像上述癥狀一樣,外感風寒,立刻就發作,鼻涕清、量大,如水。這個情況要考慮“外寒內飲”。
什么叫“外寒內飲”?
就是說,本來就脾肺氣虛,不能運化水濕,于是化作痰飲之邪。這個痰飲之邪,沒事兒的時候,就在身體里藏著,不礙事。但是這類人脾肺不足,體表的衛氣就不強,于是容易感風寒。只要一感風寒,體內潛伏的痰飲之邪就被“引動”上來,然后直接向上竄,竄到肺。鼻竅乃肺之所系。所以這時候,痰飲就以大鼻涕的形式流出來。
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辦?
其實可以用麻黃、桂枝、干姜、制半夏、蒼耳子、辛夷、徐長卿、烏梅、細辛、五味子、白芍、荊芥、防風、炙甘草。這就是小青龍湯加減。小青龍湯,出自《傷寒論》主要功效就是外散風寒,內化肺飲。
原組方:麻黃、芍藥、細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方義:麻黃、桂枝實衛氣、散表寒。干姜和細辛溫化肺中痰飲,半夏燥濕化痰。五味子和白芍斂肺養陰,防止辛燥藥物傷正。前面的組方里加入了能通竅的蒼耳子,以及祛風、抗過敏的徐長卿、烏梅、荊芥、防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