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組治療慢性胃炎經驗方】慢性胃炎一號方...
【三組治療慢性胃炎經驗方】
慢性胃炎一號方
【配伍】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姜半夏,厚樸,枳實,白芍,延胡索,丹參,木香,砂仁。
【按語】本方適用于氣虛血瘀胃痛。
【辨證要點】胃脘隱痛,食后脹滿,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方解】本方由香砂六君子湯加味而成,方中黨參益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半夏、陳皮化濕祛痰,用木香、砂仁、枳殼、厚樸行氣降逆,延胡索、丹參活血止痛,白芍柔肝緩急止痛,全方共奏補氣健脾、和胃止痛之功。
【加減】若氣虛同時出現畏寒肢冷等虛寒證時,加黃芪、桂枝;氣虛伴氣逆加旋覆花、代赭石。
慢性胃炎二號方
【組成】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柴胡,白芍,枳殼,吳茱萸,黃連,海螵蛸。
【按語】本方適用于肝胃不和型胃痛。
【辨證要點】胃脘脹痛,胸脅脹滿,泛酸嘈雜,舌淡紅,苔白,脈弦。
【方解】本方由四逆散、左金丸、六君子湯三方合方而成。方用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平木,枳殼行氣導滯,用六君子湯益氣補中,健脾化滯,用左金丸(吳茱萸、黃連)、海螵蛸和胃降逆,疏肝制酸,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之功。
【加減】若肝郁化熱、口干、便結者,重用白術加玄參、大黃。
慢性胃炎三號方
【組成】黃連,半夏,瓜蔞,蒲公英,梔子,川楝子,白芍,枳殼,茯苓,瓦楞子,甘草。
【按語】本方適用于濕熱中阻型胃痛,多見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竇炎、十二指腸炎、肥厚性胃炎、有胃熱或濕熱蘊結者。
【辨證要點】胃脹或痞滿、噯氣、泛酸、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膩、脈弦。
【方解】本方由小陷胸湯加味而成,方中瓜蔞清熱、滌痰、散結;黃連、蒲公英、梔子清胃熱,定胃痛;半夏協助瓜蔞祛痰;枳殼、川楝子行氣開郁;茯苓健脾滲濕;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全方共奏清胃瀉熱、行氣化痰、止痛之功。
中醫講求辯證而治,以上經驗方,只是提供思路。
#健康科普排位賽# #中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