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爾夫的揮桿動作,可以看出一個球員對力量的控制,以及爆發力的水平。每位球員在揮桿時都想讓身體盡可能的穩定,從而更好的控制力量,獲得最佳的桿頭速度,打出理想的距離。對于高爾夫來說,爆發力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你在開球時就脫穎而出。那么爆發力并不是由某個關節或幾塊肌肉所單獨完成的,它是由下半身至上半身的多個關節與若干相關肌肉,通過一定的順序,所共同完成的力量傳遞。如果我們想讓力量順暢的傳遞,就離不開關節之間的有序排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穩定性使我們擁有更好的身體角度,靈活性給予身體更多的發力空間。
在前面的訓練中,我們介紹過胸椎的伸展功能,這種能力使我們在揮桿時獲得更好的擊球角度。這一期,我們再來說說胸椎的旋轉,靈活的胸椎旋轉功能使我們獲得更加合理的上桿幅度;下桿時也能更好的利用腹部與背部肌群,使其充分發力,從而把骨盆的扭力更多的傳遞至上半身,再通過穩定的肩胛骨把力量傳至手臂。我們所說的“用身體打球”便是如此。
如果胸椎的旋轉功能受限,或者在骨盆不動時無法單獨旋轉,我們就會更多的用手臂完成上桿與擊球,而且越想發力,手臂就會越發的強勢。從而使你的揮桿軌跡難以穩定,爆發力的水平更是不易提高,更嚴重的是會增加肩胛骨受傷的風險。
下面我們開始胸椎的旋轉訓練:
1、側臥胸椎旋轉
使身體呈側臥姿態,把泡沫軸墊于頭下(可用其他設備代替),頸椎與地面接近水平。伸展脊柱,不要使其在屈曲位置,兩側肩部下沉,手臂伸直置于肩部前側。為避免髖屈肌群緊張,大腿與軀干之間大于90度。膝關節呈90度彎曲,雙腿并攏。
吸氣準備。
呼氣,下側手臂貼于地面,并始終保持不可抬離。上側手臂由肩胛帶動開始外展,兩側肩胛骨盡可能保持在同一平面,并且貼合與胸廓。注意,胸椎在向后旋轉時,一直保持伸展狀態,頭部不動,下側的髖部與大腿盡量貼合地面。吸氣,還原至起始位置。兩側交替練習。
2、坐姿屈臂旋轉
坐在健身球中部(可用硬面的椅凳代替),脊柱伸展,使背部與地面接近垂直。兩側肩胛骨下沉,頸部向上延展,一側手臂伸直于肩部前側,另一側手臂肘部彎曲,手掌放于頸部上端。膝關節彎曲90度,雙腿平行。
吸氣準備。
呼氣,肩胛骨帶動屈肘側手臂外展,從而使胸椎向同側旋轉,頭部保持不動,脊柱延伸,骨盆及雙腿保持穩定。吸氣,還原至起始位置。兩側交替練習。
3、坐姿直臂旋轉
動作規范與順序同上。
在這個動作中我們要注意的是:避免手臂發力過多,手臂在外展時過于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