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入食物后應該適當活動身體,不要久坐不動或者直接去睡覺,避免血液循環無法保持良好影響正常消化。因為保持健康的人腸胃功能正常,在攝入食物后需要進行消化,消化過程中會自然提供更多血液,營養物質給腸胃,消化速度快,營養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但是,有部分人吃完飯就存在壞習慣,如果腸胃動力不足,消化能力差不重視,健康會受到影響。另外,吃完飯后身體的表現可以反映出健康情況,有部分人吃飽就犯困,想要睡覺,這種情況是否提示腦供血不足呢?
腦供血不足指的是腦部血液供應不足而引發的腦功能障礙,大多數的腦供血不足都是腦動脈硬化引起。腦動脈硬化不單純在吃飽后影響血液循環,其他時間也會讓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而且腦供血不足的癥狀主要為耳鳴、煩躁、失眠、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吃飽就犯困大多是其他原因,需和腦供血不足區分開來,以免錯誤判斷應對方式不正確。
哪些原因會有這種情況?
1、食欲素減少
吃飽之后犯困,很可能和食欲素分泌量減少有關。在饑餓的狀態下想要吃東西,食欲素分泌量增多,人才會胃口良好,但是獲取食物之后提供各種能量和營養。在消化的過程中往往血糖會升高,同時抑制身體食欲素的分泌,在食欲素分泌量減少時主要的表現就是犯困,疲倦。而食欲素水平較高,通常人會比較活躍,精神飽滿。
2、胰島素分泌影響
吃飽后總是犯困,還可能和胰島素的分泌出現變化有關。因為大多數的主食都含有碳水化物,淀粉,獲取這些物質后經過消化會讓身體的血糖水平升高,從而促進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胰島素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吃完飯后水平會增高,在一系列生理變化作用下產生的褪黑素較多,通常也會產生困意。
3、膽囊收縮激素分泌
吃完飯就犯困,想要睡覺,還可能是膽囊收縮激素分泌。因為在吃完飯后身體會有飽脹感,要進行消化。在消化的過程中膽囊需要發揮作用,可以促進膽汁的分泌參與食物的消化。而在攝入食物后膽囊收縮素會分泌出來,水平增高的情況下人比較容易困倦,這也是飯后有困意,想要睡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