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臨床新用途 |
來源:三九健康網 |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新鮮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本品。維生素C在臨床上用于防治壞血病、出血性疾病、藥物中毒、營養不良、急性克山病等。此外還可預防感冒、冠心病等。[劑型]片劑:0.05g/片、0.1g/片。針劑:0.1g/2ml、05g/5ml、2.58/20m1。[臨床新用途]1.治療感冒(1)治療方法:將維生素C片研成粉末,每側鼻孔放入少許,隨即臥床休息。(2)療效:鼻孔放藥后5分內,鼻孔內的濃稠鼻涕變稀而隨鼻孔流出,第二天感冒癥狀完全消失。2.預防感冒(1)預防方法:每日口服維生素C18有預防感冒的作用;每日口服維生素C4—68,有治療感冒的作用。(2)效果:國外對露營滑雪兒童進行試驗:一組服用維生素Clg/日,連服1周。另一組服安慰劑。結果服藥組感冒發病率僅為對照組的一半。3.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維生素C可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其作用主要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并對肝、腎的脂肪浸潤有保護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大劑量維生素C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減少粥樣斑塊形成的效果。機理系維生素C使膽固醇移向肝臟,通過激活肝臟的酶,促使膽固醇轉化為膽酸從體內移出。(1)治療方法:維生素CO.5—18,每日3次口服;或O.5—1g,每日1次靜注,6個月為一療程。(2)療效:據報道,每日靜注維生素C18,3天后可使50%以上的病人血清膽固醇下降,同時也可見p—脂蛋白降低。但也有報道,療效不甚滿意者。4.治療慢性肝炎維生素C一般用于危重病人的支持療法。近來采用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慢性肝炎取得顯著療效。維生素C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肝糖元的合成,增強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加強肝臟解毒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和提高肝細胞抗病能力。(1)治療方法:維生素C28,每日3次口服;或靜脈注射2—58。療程10一60天。(2)療效:據報道采用靜脈注射法(每日1次,5—10g靜注,療程總量70—32lg,療程10~60天),經治10例慢性肝炎患者,6例顯效,3例有效,1例無效。5.治療肝硬化(1)治療方法:維生素C2g,每日3次口服,療程為2—6個月。(2)療效:經治12例肝硬化患者,其中7例胃納差、乏力、腹脹、肝痛等癥狀基本消失,皮膚黏膜出血、浮腫好轉,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例黃疽患者,黃疽消退,黃疽指數全部降至正常。6.治療膽道蛔蟲癥大劑量維生素C可以緩解膽絞痛和治療膽道蛔蟲癥。作用機理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道口括約肌松弛,膽汁排出增加,膽囊收縮增強,從而有利于膽道內蛔蟲退回小腸,腹痛迅速消失。有學者認為:維生素C是酸性藥物,肝臟是分布維生素C最多的器官,通過膽汁的分泌引起膽道內環境改變,蛔蟲厭酸而退出膽道。(1)治療方法:維生素C2g,每日3次口服;(2)療效:用藥1—2次后癥狀即獲改善。7.治療精神分裂癥據近年來國內報道,采用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精神分裂癥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已證實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比正常人低,而尿中排泄量卻比正常人多。(1)治療方法:維生素C1g,每日3次口服,或每日5一10g。少數病例可加服小劑量精神藥物。療程1—3個月。(2)療效:經治84例各種精神分裂癥(包括妄想型、抑郁型和青春型等)患者,治愈3例,顯效21例,改善26例,無效34例。8.治療麻風病美國有學者指出,麻風桿菌的主要營養物是黏多糖,而利用此營養物所必需的特異酶之一是p-葡萄糖醛酸貳酶,維生素C是這種酶的抑制劑,因此對麻風桿菌有抑制作用。另有學者認為,透明質酸是麻風桿菌的營養物質,維生素C能抑制麻風桿菌的營養必需酶p—葡萄糖醛酸甙酶,從而干擾對這種物質的利用。(1)治療方法:維生素C0.5g,每日3次口服,連服4.5—24個月,同時配合氨苯砜治療。(2)療效:經治5例瘤型麻風患者,其中4例采用維生素C加服氨苯砜治療,1例單獨服用維生素C,結果5例患者麻風桿菌苗檢全部轉陰。9.治療閉經和持續性無排卵癥據國內報道,維生素C能促進人體誘發排卵,因此可用于治療I度閉經和持續性無排卵癥。對克羅米酚治療無效的病例,可選用維生素C。治療方法:維生素C0.2g,每日2次口服,連服2—4周。10.預防白內障預防方法:維生素C,日量300mg,維生素E日量100mg,長期服用。11.預防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1)預防方法:術前30分內,用維生素C500mg,加入20%或50%葡萄糖溶液40m1內,靜脈注射;術后立即用維生素C1000mg,加入10%葡萄糖500m1中,靜脈滴注。(2)效果:經試用105例扁桃體摘除術患者,全部患者在術后4—5小時均無出血現象,術后第2天復查,第3、7、10天再次復查,無一例出血及傷口感染。12.防治癌腫已知亞硝胺類物質能誘發癌腫。維生素C能與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起作用,阻止亞硝酸胺的合成和亞硝酸復合物的形成。最近報道癌腫與透明質酸酶的釋放有關,各種細胞的增殖,包括腫瘤細胞的增殖,均有賴于透明質酸酶的釋放。維生素C可以抑制透明質酸酶的形成。維生素C有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從而提高組織細胞中cAMP的濃度,有利于腫瘤細胞恢復為正常細胞。此外,有人認為癌腫是一種維生素C缺乏癥。使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晚期癌癥患者平均生存時間延長4倍。因為阻礙惡性腫瘤生長的第一道屏障是細胞間基質,而維生素C是保持這道屏障結構完整所必需的。(1)治療方法:維生素C3g,每日3次口服;或維生素C5g,每日2次口服。療程1—2個月,最長為6個月。(2)療效:經治57例肝癌、肺癌、胃癌等癌癥患者,治療結果顯效12例,有效22例,無效23例。其中單獨使用維生素C的有7例,均屬全身情況較差,不適用化療藥物治療的病人,經用維生素C后也有明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