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醫與西醫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醫療手段的增多,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卻給人帶來很大的困惑,人們在選擇醫療方式的時候,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好,甚至是在兩者之間一定要分出一個高下。
比如說中醫和西醫,本來是兩種非常好的醫學,由于它們各自的長處和根本的治療原理不為人所了解,所以,很自然的就分化出了兩個派別:中醫派和西醫派。
有的人是西醫派,說中醫不科學,中醫的理論很古怪,不可理喻,是巫醫,弄點兒苦苦的各種草草熬出來的水,能治什么病呢?自己死都不會去看中醫。中國有些非常出名的人,他們看到了西醫的效果,認同了西醫的道理,就成了心意堅定的西醫派,他們說,打死我也不會去看中醫,不少人因此而送掉了性命。從民國到現在,也不斷的有人提出廢除中醫的口號。
有的人是中醫派,認為西醫太幼稚,把人當機器,有問題要么就只知道做手術,換心、換肺、換肝、換腎、換股骨頭,不能換的就摘掉,摘膽、摘胃、摘脾、摘腎、摘子宮;要么就只顧醫學指標,不顧人的生命狀態和生活質量,機械地予以輸液等對癥治療,給病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折磨,往往在看似(暫時)解決了問題之后,問題仍會卷土重來。
那么,到底哪一種醫學好呢?
人們在分辨哪種醫學好的時候,可能忘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醫學是干什么的?
醫學是用來治病的,救命的,是讓人恢復健康的。
醫學不是沒病的人在那里侃侃而談醫學道理,醫學是讓有病的人解除疾病,減少痛苦的。
無論是西醫派還是中醫派的人,生病了,誰能更好的解決他的問題,他就相信誰。
至于那些死都不看中醫或西醫的人,那是他個人的選擇,也是他的自由。個人的生死,不會改變某種醫學的作用。
同樣是治病救人的醫學,同樣是解決人類身心痛苦的學問,為什么人們會對它們產生彼此水火不容的區分?得出截然相反的論斷?
如果人們對這兩種醫學最根本的區別及特點不明白,尋醫問藥時往往會求錯醫,救治不得法的時候,就會有一些負面的信息被傳播開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信息,加上自己有限的理解和認識,容易對兩種醫學產生近似偏頗的看法,日久天長,一種觀念或思維模式就根深蒂固的形成了。
這兩種醫學最根本的區別是什么呢?
西醫不相信人體,中醫相信人體。這就是這中、西醫最根本的區別!
因為不相信人體,西醫的思路就是替代。
因為相信人體,中醫的思路就是調理。
對身體最根本的認識不同,所以中醫、西醫采取的醫療理論、思路、治療方法、方案都不同。
西醫不相信人體,認為人體像一臺落后的機器,總是滿足不了身體的需求,需要外在幫助,只有外在的力量才能解決內部的問題。
所以西醫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替代,人體無論出現什么問題,都需要外在藥物替代身體去解決,殺菌的,消毒的,降壓的,降糖的,人體統統不行,自己解決不了,所以,一定要吃藥才能保持健康。藥物替代也不能解決的,只能以器官替代器官了。
這種代替人體工作的思路,用在外部傷害上,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增強人體自我保護的能力,免受外界細菌病毒的干擾,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的發揮作用,所以在遇到自然災害或身體突然受到傷害時,這種醫療系統就像耀眼的明星,讓人感到前途星光燦爛,一片光明。
但是,人體的功能是用進廢退的。當人體要做的工作都被取代的時候,它本身的功能就會越來越弱,直到無法恢復。
而有些疾病,比如像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西醫之所以無法醫治,是因為他們找不到生病的原因,找不到理想的替代方案,連替代的方法都沒有,所以也就根本治療不了這類疾病。
中醫相信人體,認為人體自己可以自己解決問題,所以在遇到問題時,使用的方案就是調整,只要調整適度,身體就可以恢復正常。
所以中醫運用的方法都是直接作用于人體的,是柔和的,促進的,改善的,像刮痧,拔罐,推拿,按摩,正骨,針刺,艾灸,中藥,熱敷,熏蒸,點穴,放血,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增加人體本身的功能,本身的功能增強了,問題也就慢慢解決了。
中醫不但重視外力的作用,更重視整體的作用。如果人體需要運動,注意飲食,注意呼吸,注意睡眠,心理調整這些方面的調整,它也都會去建議人們去注意。
但是中醫不重視與科技的對接,不了解細菌病毒這些微生物的存在,所以往往會陷入理論上茫然的泥潭,不得其要而治。
所以,每種醫學都有自己所擅長的范圍,作為一個病人,不是來站隊的,是來解決問題的,了解每種醫學的長處與短處,才不會在通往健康的道路上自設障礙,增加恢復健康的難度。
每個人的生命都僅有一次,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愿每個人都從相信自己開始,健康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