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血壓150/100mmHg,被診斷為了高血壓。經過兩個多月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后,血壓降到了140/90mmHg以下,他很高興。但醫生讓他在家對血壓重新進行測量后,還是建議他及早服用降壓藥為好,這是怎么回事呢?
高血壓診斷標準是高于140/90mmHg,但這個標準是指在醫院診室測得的血壓,如果是在家自測血壓,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及最低控制目標為135/85mmHg。
同時,要判斷自己的血壓是否控制在要求范圍內,還要特別注意測量血壓的時間,否則就可能“大意失荊州”,這是因為:
人的血壓在早晨6:00-10:00會出現全天第一個血壓高峰,也是全天血壓最高的時段;隨后開始下降,至下午16:00-18:00會出現全天第二個血壓次高峰;隨后再次下降,至晚間呈現全天血壓最低谷,可比白天最高血壓低10-20mmHg。
也就是說在家自測血壓時,應重點關注早晨6:00-10:00的血壓,通常這個時段的血壓應當低于135/85mmHg,否則不能代表全天血壓得到了有效控制。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清晨6:00起床后一個小時內的血壓高低,對預測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風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臨床上高血壓患者中,70%以上的腦中風、心梗等意外發生在早晨7:00-9:00的主要原因。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早晨起床后1小時內測量血壓非常重要,如果此時段在家測量的血壓大于135/85mmHg,即便全天其它時段的血壓均低于此值,也表明血壓控制不達標,且存在極大心腦血管意外發生的風險,必須進行干預治療。
希望以下一組數字能為高血壓患者重視清晨血壓帶去更多的警示:
高血壓患者的意外猝死主要發生在清晨起床后的4-6個小時內。
高血壓患者心梗等猝死在7:00-9:00發生風險比其它時段高70%。
高血壓患者腦中風事件在清晨發生的風險比其它時段高4倍。
高血壓患者清晨自測血壓大于135/85mmHg,心血管意外事件風險增加45%;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2%。
你記住了嗎?轉發告訴更多人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今后一起學習交流更多高血糖防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