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張先生自從得了糖尿病,在吃喝上特別注意,原來大碗吃面現在換成了小碗,以前吃米飯遇到喜歡吃的菜就會多吃半碗的習慣也改掉了,希望對控制餐后血糖能有幫助??墒羌幢闳绱?,他卻發現,雖說很注意控制了主食量,餐后血糖總是不穩定,忽高低的,讓他有點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吃了。
像張先生一樣的患者還有很多,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是減少血糖來源、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所以定量吃主食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核心。
但從食物提供的糖源來看,一日三餐中的各種食物只占了其中的80%多點,剩余的糖來源于不經意間吃進去的游離糖,通常要求不超過總攝入量的10%,否則血糖就會極不穩定而大幅升高。這些游離糖是指常吃的主食及副食之外的“糖”,比如:
外出就餐,酒是不喝了,那就來罐可樂吧,別小看了這一小罐可樂,它的含糖量可不低,相當于多吃了一兩的米飯,同樣地如果喝了一杯乳酸菌飲料、一杯桔子汁、一杯紅棗汁等等都會有這樣的結果。
早餐吃的少,來塊小面包或是一個小豆沙包或是小奶黃包或是一小塊蛋糕,看似很小,其實這類食物中制作中會加入很多糖,不然吃起來沒有很好的口感,相當于又多吃了一兩米飯。
糖除了是甜味劑之外,在烹調上還是增鮮、提亮、上色的調味料,涼拌西紅杮少不了糖,糖醋丸子等菜中缺了糖做不成,而紅燒系列的菜品中靠炒糖色上的色品相最漂亮,所有魚香系列的菜肴絕少不了糖,這些菜中只要用到糖,就一定會超過10%游離糖的標準。
如此等等還有很多,比如咳嗽了熬一碗冰糖雪梨,下火去濕來一碗蜂蜜銀耳湯等等,看似沒多少,卻比主食提供的糖多得多。如此說來,糖尿病人可能要叫苦了,這還有什么能吃的嗎?
當然能,上面說到的這些不是一點不能吃,在少吃點的同時,要適量的減少主食量。糖尿病人又會說了,本來主食就吃的少,再減主食還能吃得飽,不是要餓自己嗎?
當然不能餓自己,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前提是一定要吃好吃飽,怎么辦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吃點能吃飽的食物。比如:
高蛋白食物,瘦肉、豆腐、豆腐干等,蛋白類食物消化吸收相對較慢,在胃腸中停留時間相對較長,可以增強飽腹感,更重要的是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本身就需要消耗能量,對降低血糖很有幫助,所以有專家說:想控制血糖就大塊吃肉吧,當然是瘦肉,每天吃自己手掌心大小、一指厚的兩三塊肉一點問題都沒有。
根莖類食物,用紅薯、土豆、山藥、南瓜等替換部分米面,這些食物的含糖量只有米面的一半多一點,而膳食纖維的含量卻多好幾倍,要知道膳食纖維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吃進去多少最終還會排出來多少,卻能給胃腸“飽”的感覺,何況還能增加主食品種,可謂一舉多得。
綠葉菜食物,這類蔬菜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為數不多不需要限量的食物,也是以膳食纖維含量多而成為糖尿病人最好的食物,特別是多吃綠葉菜需要細嚼慢咽,有效減慢了進餐的速度,減慢了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有效降低了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非常有利于對全天血糖整體水平的控制。
綜上所述,糖尿病人控制主食量是要做的,要注意的是減少不經意間吃進去過多的游離糖,再有就是要學會食物之間的置換。一定要知道:飲食控制是控制攝入的總熱量,而非控制吃什么或是不吃什么,學會科學合理地吃,能做到想吃什么吃什么,那才是飲食控制的高手。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