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最近一段時間時不時感覺小腿上像是被針扎了一樣的痛,而且晚上睡眠兩條腿像被子沒蓋嚴似的往里灌風涼涼的,自己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的還錯可以,這些癥狀莫不是發生了并發癥?這該怎么辦呢?
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把血糖控制好是必須要做到的,但與此同時注意自己身體上發生的變化,及時發現各種并發癥發生的蛛絲馬跡更為重要,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會有一些并發癥發生,有些并發癥雖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阻止與延緩其進展尤為重要,比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即是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一種并發癥。
有資料顯示,有糖尿病十年以上的人,發生周圍神經病變的可能性高于60%,是因為高血糖及血糖的波動使神經細胞供血供氧的細小血管發生了病變,就像人體長期呼吸不暢憋著難受會生病一樣,神經細胞受到損傷導致“信號”傳導受阻或異常,就會引起以疼痛為表現的病變,可能發生疼痛的部位主要有:
手腳、前臂及小腿 雙側同時出現麻木、針刺樣疼痛、像有螞蟻在爬等感覺,這是糖尿病最容易發生的一種周圍神經病變,,也是所有并發癥中最早出現的一種。
損傷到自主神經后,常會引起胃腸蠕動減弱消化不良、便秘,體溫調節障礙、排汗異常甚至影響到正常呼吸、心跳發生氣急、心悸等。
大腿及上臂疼痛,常在單側肌肉強壯處發生,隨后很快會發生肌無力及肌肉萎縮,可與上述肢體遠端的疼痛不適同時出現。
腰部持續性鈍痛,一般情況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適度活動,可出現下肢麻木,并常與疼痛同時出現,常感覺下肢發冷、發涼。
顱神經受損比如傷及動眼神經,會出現上眼瞼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內轉動,還可出現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需要提醒的是:這些癥狀是慢慢出現的,常被忽略或是誤以為發生了其它問題,比如手腳麻木可能會從小腿瘙癢起始以為是皮膚干燥,胃脹氣、消化不良會被誤以為飲食不合適等等,從而錯過了早期發現的機會。
要知道神經細胞一旦受到損傷,修復的難度很大且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損傷嚴重完全恢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對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平時對身體出現的上述一些不適表現不要大意,及時請醫生診治,也要養成每年進行一次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篩查。
那么,如何避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呢?最根本的還是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這是有糖尿病的人干預治療最基本的要求,比如:
空腹血糖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6.1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7.0mmol/L
餐后2小時血糖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7.8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10.0mmol/L
糖化血紅蛋白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6.5%,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7.5%
低密度脂蛋白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1.8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2.6mmol/L
甘油三酯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1.7mmol/L,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2.3mmol/L
血壓理想控制目標是小于130/80mmHg,一般控制目標是小于140/90mmHg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