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嵐山之巔,舉目四望,湘江古鎮與龍光寶塔盡收眼底,三水六橋,步云飛虹歷歷在目,遠山崎嶇連綿直奔八閩百粵,湘水綿水在山下匯為貢江蜿蜒九曲,飄然西去,車水馬龍田園村舍,風景如畫使人心醉神迷,寵辱皆忘,禁不住引頸高歌"風景這邊獨好"!
《嵐山詩話》作品投稿方式:
1郵箱 : 392332317@qq.com
2微信:392332317(恍若流年)
人文情懷欄目:主要刊發學生習作、未來之星、節日、生日祝福與賀詞、紀念、人生感悟、山水人文、立志感恩(5000字內)等作品。
想要有一個家庭幸福,從說話開始
文/廖院玲
我們常說:“說話是一門藝術,話要好好說”。
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越陌生,越禮貌客氣。越親密,越無所顧忌。
因為知道對方永遠不會怪我們,我們反而將說話的刀子沖向家人。
家庭并不是無堅不摧的,幸福的家庭需要經營,一個家庭的幸福就是從好好說話開始。
1.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往往幸福感更強
因為婚姻中的兩個人相伴多年以后總會認為無需顧忌與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原本的關心,到了嘴邊就變成了埋怨和指責。
在一起時間久了,耐心被消磨,即使是出于好意,但說話時也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抱怨責怪,久而久之的惡性循環,家庭生活便會出現危機和裂縫。
夫妻之間的任何小問題都可能會變成影響家庭幸福的大麻煩,即使是婚姻里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是獨立的兩個的個體,也會有各自的感受,再親密的人也會被說話刺得不舒服。
2.向親人發脾氣,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為
很多時候,換一種說話方式,兩個人的心情會截然不同。好好說話,多表達擔心,少一些指責。
不要輕易動氣,遇到矛盾不要相互叫爭吵,要學會心平氣和就事論事,多為對方考慮不要因為是最親密的人,就說不注意分寸,甜言蜜語對夫妻很重要。夫妻間好好說話,生活也會越過越美滿。
在一家庭里,好好說話受益的不僅夫妻雙方,還有小孩。潛移默化,以身作則,父母說話方式對小孩的成長教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3.父母與小孩相處
父母雖然給不了我們所有,但所給的一定是父母最好的。不論貧窮還是富有,父母都傾其所有給子女。
時代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各自的經歷不同,所以我們與父母之間總有觀音,想法不同的地方,不要嫌棄父母落后,埋怨父母老土,多一些尊重理解與溝通,再多一些謙讓與感恩。
父母說話是帶情緒的,能給人以溫暖,也能給人帶來傷害,說話上的傷害比外在傷害嚴重,外在傷痕是看得見的,說話上的傷害卻是無形的。
小孩好多到受不了父母的啰嗦,甚至因為啰嗦責怪父母,其實這種啰嗦又何嘗不是愛。叮囑我們吃飯,嘮叨我們穿衣,只有真還愛的人才會啰嗦我們,父母絕不會去啰嗦一個于讓父母無關的人。
孝順,就是對父母好好說話,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慮,理解父母的不安安撫父母的焦慮。與父母說不要抱怨,不要意氣用事給父母添堵,要心平氣和說話上多些體貼和感恩。
小孩是不是會區分事實和笑話夠,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因為在意,我們的話語有力量,因為關心,我們語氣有意義。好好說話,冷靜但不冷漠,堅定但不堅硬。
很多家庭不和睦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溝通態度,原本是發自內心地為對方好,但卻好心說錯話,做錯事。
好好對待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把這些道理告訴家人,在家養成好好說話的習慣,給家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養成相互尊敬,相互扶持的良好家風。
有不少父母“擅長”打擊教育,但這種打擊教育并不能起到“為了小孩好”的目的,反而會給小孩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經常被打擊的小孩,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懷疑的情緒中去。
父母與小孩好好說話家庭才能幸福美滿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卻需要學習。
作者簡介:廖院玲,女,廣東人,幼師,喜歡寫文章和畫畫與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