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當地時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蓋茨發布了聯合聲明,正式宣布離婚,長達27年的婚姻就此結束。“蓋茨夫妻是我見過的名企業家中夫妻感情最好的,從當年蓋茨支持Melinda的失敗產品Bob,到被議論老板和下屬戀愛結婚,到之后的恩愛家庭,和共同研究人間苦難,退休投身慈善。很難相信今天的新聞。。。。”也難怪李開復不信,就在去年情人節,蓋茨還曬出摟著梅琳達一起逛水果市場的背影照,說“我無法再找到這一生更好的伴侶了”;結婚26年紀念日,梅琳達也曬出兩人一起跳舞的照片,說這是“會讓她一輩子這樣跳舞的人”。看看福布斯2021年的最新排名,比爾·蓋茨名列第四,市值1293億,他前面幾位不都離了嗎,貝佐斯剛高調離婚不久(起了個壞頭啊),馬斯克還離了好幾次呢!在富豪的世界里,像貝索斯和比爾.蓋茨這樣大大方方離婚、比較正經地分個財產什么的,可能已經算好的了;窮人更在意婚姻長久,富人更在意瀟灑人生,歷來如此。能堅持這么久也未必就代表婚姻完美,也可能只是說明,他們的妻子比較能忍。 多看幾場離婚大戰就知道了,婚姻首先是各取所需的利益體,其次才是愛情的載體,甚至到底有沒有愛情都不一定。比爾.蓋茨是個性十足的哈佛大學輟學生,而梅琳達·蓋茨卻是一個典型的學霸。梅琳達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是工程師,在LTV做一個太空項目,母親是全職太太。她從小聰明好學,在杜克大學拿到計算機科學、經濟專業學士學位,并獲得MBA學位;她還是一位運動健將,曾經攀登過1.441萬英尺高的雷尼爾山頂峰。1987年,22歲的梅琳作為最年輕的員工、唯一的女性MBA,來到微軟擔任市場經理。她和蓋茨的第一次邂逅是在一次聚餐上,梅琳達在自己的書中是這樣寫的:“那晚我們一直在聊天,聊過了整場晚宴,我感覺他對我有些興趣,不過他并沒立即與我聯絡。直到一個周六下午,我們在公司停車場巧遇,他主動與我攀談,約我兩周后與他見面。我笑著說:'好像不夠沖動啊。選個近點的日子吧。’然后給了他我的電話。兩個小時后,他打電話約我當天共進晚餐。'這次夠沖動了嗎?’他問。”沖動但又不是特別沖動,也許這就是蓋茨夫婦愛情的基調吧?據說梅琳達的母親不希望她和老板談戀愛,但是兩個人終究還是無法阻擋地在一起了,但是有一個插曲可能說明,對于婚姻蓋茨還是有所保留的。
在結婚前蓋茨特意給前女友安·溫布萊德打電話征求她的同意。安·溫布萊德比蓋茨大9歲,是一位聰明能干的企業家、數學家,有人說她和蓋茨母親一樣充滿能量,可以充當蓋茨強大的精神支柱。他們一度曾同居,但由于蓋茨母親的堅決反對,蓋茨只好和她分手,雖然分手了,但她在蓋茨的心里始終留有一席之地。人最終會和什么人結婚可能不好說,但是瘋狂戀愛的對象,幾乎一定是和原生家庭的情感模式有關。蓋茨與梅琳達做出了一個奇葩的婚前約定,要求每年有一個星期的假期和前情人安在一起——雖然蓋茨堅稱他們是純粹的柏拉圖,坐在一起只是談談物理和計算機。好吧,富人的世界我們不懂,也許他們值得被無條件寵愛。畢竟感情對窮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奢侈品,對他們來說只是普通商品而已。不知道為什么,說到這里八段錦想起了查爾斯王子,想起戴安娜那句,“我們的婚姻里有三個人,太擠了。”據說蓋茨把婚姻的利與弊分別寫了下來,跟梅琳達共同探討,結論是組成家庭對他們來說,總體上是“利大于弊”。蓋茨雖然沒有和安結婚,但他選擇的梅琳達,一樣是他的互補型。作為兩人共同的好友,股神巴菲特認為梅琳達讓蓋茨“成為了一個更好的決策者”,論宏觀統籌能力,梅琳達比蓋茨還強那么一點兒。梅琳達讓蓋茨的經營版圖越來越大,沒有后顧之憂;還有人說,梅琳達把一個混蛋天才變成了慈善家。蓋茨曾承認,因為妻子他愿意“扮演新的角色”,也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吧?而蓋茨夫婦離婚的理由是,“不再相信還能一起成長”。“在經過了很多的思考以及對彼此關系的嘗試后,我們作出了離婚的決定,在過去的27年里,我們撫養了三個很棒的孩子,創建了一個基金會,希望讓所有的人都能過上健康、充實的生活。我們仍然對這個使命有共同的信念,未來也會繼續在基金會當中共同工作。但我們不再相信在生命的下一段還能一起成長,在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希望大家能給予我們的家庭空間和隱私”。美國有家八卦新聞網站聲稱獲得了蓋茨的離婚文件,文件是梅琳達起草的,理由是婚姻破裂無法挽回。她沒有要求贍養費。
具體因為什么破裂只有當事人最清楚,2019年梅琳達就曾透露丈夫每天花16小時工作,陪伴家人的時間太少,婚姻“難以置信地艱難”。
那時她就想過自己是否還能堅持下去。
她意識到她沒有了自己的聲音。無論她取得多少成就、主導了多少項目,她說話還是總被丈夫打斷,她可能將永遠是背后的那個人。后來,梅琳達第一次提出參與撰寫年終寫給基金會員工的年度公開信,但蓋茨沒有同意,他后來有所妥協,那份公開信只是在結尾處聯合署了梅琳達的名字。
男人可以永遠是少年,女人愿不愿意永遠做身后的支持者呢?
也許你會以為,只有像蓋茨夫婦這樣的富豪才會在乎是否能共同成長、還愛不愛對方這類問題,窮人分手只會因為錢、出軌等根本性問題,而事實上窮人和富人可能在這方面的需求是差不多的。今天八段錦想給大家分享的是英國知名婚戀治療師安德魯·馬歇爾暢銷歐美10萬冊的經典著作《幸福關系的7段旅程》。
這本書里有大量的真實案例,還有52個從他30年的婚戀治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日常練習項目,讀完就能用。
老規矩,文末有免費獲得這本書的方法。
馬歇爾發現,在關系出問題的夫妻調查問卷里,47%的受訪者抱怨“熱情不再”,43%的人說“我不再有在愛里的感覺,或我的另一半不再愛我”,遠超過占24%的金錢問題、21%的外遇問題、19%對孩子教育觀念的分歧,和15%的吵架到失控。也許真正影響婚姻的并不是那些我們通常以為的問題,如果我們還能感覺到彼此的愛和促進,其他問題就不會變成那么要命的大麻煩。窮人也想沐浴在愛的感覺里、也需要夫妻共同成長,只是我們未必能像蓋茨夫婦那樣“任性”罷了。彼此取暖,是窮人婚姻的高光,用來抵御更嚴寒的外界環境。所以我們必須面對婚姻的問題,并且盡可能處理好。馬歇爾認為,解決關鍵問題有一個辦法,就是“學會吵架”。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但很多夫妻缺乏必要的情緒溝通方法。他們要么壓抑怒氣,回避沖突;要么就是在氣頭上說一些傷害彼此的話,讓沖突升級。吵不好架,直接影響了夫妻的情感交流,讓本來還可以的關系變得無法挽救。做婚戀咨詢二十多年,馬歇爾見證過各種類型的夫妻爭吵。他發現了解夫妻爭吵的三大法則,有助于把爭吵從純發泄變成有溝通成效的事情:婚姻不幸福,雙方都擔有同等但不相同的責任,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除了暴力、辱罵、成癮之外,馬歇爾還沒遇到過有哪對夫妻有一方全對,不該承擔任何責任的。但是我們習慣性會把人分為罪人和無辜者,特別是我們會把自己當做受害人。受害者就可以拼命指責、辱罵對方,難免就會過分。有時候我們還會把自己當治療師,急于幫助另一方成長。幫助與控制之間,常常只有一線之隔。你要知道,如果對方真有那么糟,選了ta還沒有離婚的你,也不怎么樣,你們很可能是半斤八兩。想通了這一點,你就不會在吵架中只想著怎么贏,用最惡毒的話罵對方了。吵架時最好不要“打腹稿”,假裝在聽心里卻想著怎么反駁。吵架就是傾聽的機會,彼此暢所欲言,說自己觀點前盡量聽清楚對方想表達的重點;如果可以,先認同一下。當你了解情緒模式相同的人會互相吸引,就不會輕易陷入互相蔑視的爭吵陷阱,畢竟,你們的缺點可能不相上下~難以解決的問題,幾乎有80%是跟過去有關,只有20%和現在有關。童年時期建構的模式,會影響成年后的關系,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你看似在責怪伴侶,其實是在責怪父母或者其他長輩沒有照看好你的感覺;而你引起對方的暴怒,可能也只是點燃了ta一直以來對自己家庭的怒火。為了避免情緒化表達,可以經常采取三段敘述法:“當你……我覺得……因為……”。比如,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我覺得很難受,因為小時候我爸爸就經常發脾氣。這樣可以更加清晰有效地表達“我的要求”,而不是陷入無意義的爭論。從來不爭吵的家庭也許會突然離婚,會爭吵的家庭反而能相對穩固。雖說富豪的婚姻和我們窮人的婚姻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是婚姻中的困境和挑戰、人性的博弈,還是有不分階層的共通性。讓誰成為最好的自己,都不如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不要以為別人現在能提供幫助你成為更好自己的服務,就能心甘情愿提供一輩子,這項服務的風險也不小。一輩子太長,難免生變。這人啊,離死亡越近,就越能想明白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愿我們都能學會溝通,一起成長,不能共同成長的時候也有分開的底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