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疾不徐,卻在無形中改變了許多,又沉淀了許多。就像二十四節氣的輪回一樣,將天地自然演繹成一副流動的風景,節氣流轉間,花開花落,葉榮葉枯,水寒山瘦。而草木依然頑強,山水總是相逢,也總有依依情愫浸潤著心靈。
白露節氣翩翩而來,如它的名字般輕盈溫潤。作為一年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不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那樣態度鮮明地反映季節的演變,不像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晝夜長短的變化,也不像小暑、大暑、小寒、大寒遞進反映氣溫的轉折,更不像雨水、谷雨、小雪、大雪體現降水的變動,它僅僅以一種具體的物象來命名節氣,形象生動,意蘊深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說:“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到了這一節氣,草葉青苔綴上了透亮的白露,清冷增了幾分,秋色又深了一層。
今天,我特意起了個大早去爬山,想去山間尋覓白露的蹤跡。不知能否見到草葉上的露珠?當山路旁的小草映入眼簾時,我迫不及待地蹲下去探究答案。呵,真的有細微的小露珠,悠閑地躺在細長的草葉上,晶瑩剔透的目光,似乎在坦誠地回應著我的好奇和注視。
心,也跟著清澈澄明起來,空氣中似乎多了幾分清冽和溫柔。
一路向上,沿途碰到的,大多都是晨練的中年人。不時有全副武裝的早行人,騎著自行車,艱難地上坡,其中不乏頭發灰白上了年紀的人,他們遠去的背影,逐漸消失在山路的轉彎處。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的到來意味著仲秋時節的開始。天地白露生,人間秋意濃。經歷了春天的明媚浪漫,夏天的熱烈奔放,恬淡沉靜的秋天,正一步步從容優雅地走向深濃。
人到中年,步入人生的秋天,褪去了青澀和浮華,放下了執念與包袱,在歲月的起承轉合中,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雨,更加懂得人生的輕重,自然把健康放在了人生重要的位置上。
到了山頂,太陽已從山的那頭悄悄冒出來,萬丈霞光溫柔地披在山坡上,一簇簇紫色的打碗花,在清晨的秋風中,妖嬈成人們眼中的焦點。葉子上的小露珠,在陽光的撫摸下,星星點點,閃閃爍爍。
山頂的廣場上,一群鴿子呼啦啦地飛下來爭食,忽而又盤旋在空中,在古老的寶塔和已經干枯的柏樹組成的舞臺上,開心地表演著。
在陽光的海洋里,在鴿哨聲的漣漪中,我心清亮成一滴最純凈的露珠,隨風起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節氣,承載了人們太多的寄托,白露,則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在白露這個詩意的節氣里,不妨放慢匆忙的腳步,靜心欣賞白露之美,用心品味美麗的秋色,盡情領悟秋的豐腴和成熟。
下山的路上,太陽越來越高了,草木上的露珠漸漸消散不見。無須惆悵,無須哀嘆,或許,這生動而又豐盈的露珠,正是提醒我們要學會好好珍惜,珍惜像露珠一般短暫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