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玩瓷器的藏友不懂真假“蛤蜊光”,因此在收藏粉彩與五彩瓷器時常常受騙上當。
“蛤蜊光”實則是指蛤蜊殼內壁那種閃爍變幻的光,彩瓷年深日久在彩料的周圍就會產生類似的“蛤蜊光”,故此收藏界與行內人借用“蛤蜊光”進行恰當的比喻,這種比喻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收藏彩瓷的專業術語。
彩瓷多少年才會出現“蛤蜊光”?這只能靠藏家的實踐來驗證,不可能有一個準確的年代來限定。原因很簡單,因為同是同治時期的粉彩器物,有的器物就出現了“蛤蜊光”,有的器物就沒出現“蛤蜊光”。無論是官窯或民窯的彩瓷每件的境遇都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時期的彩瓷出現“蛤蜊光”也會有早有晚。
譬如我收藏的這只高9.3厘米的同治粉彩蓋盒(如圖),在陽光下側視彩料就可見到閃幻的“蛤蜊光”。這只同治粉彩蓋盒算來距今也有130年的歷史了,但是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彩瓷凡夠130年就一定會有“蛤蜊光”,只能說夠130年的彩瓷才有可能出現“蛤蜊光”。
也許有人認為現在景德鎮仿古瓷廠用“電光水”,真空鍍膜制造的假“蛤蜊光”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其實造假者可以制作贗品上的“蛤蜊光”,卻沒有穿越時空的本領,把近年出窯的贗品變成擁有200年“瓷齡”的真品。所以造假“蛤蜊光”必然會留下致命的漏洞,這個漏洞就呈現出真假“蛤蜊光”鮮明不同,玩家上眼便能說破。
彩瓷真品“蛤蜊光”的特征是:器物畫面的彩料周圍有閃亮變幻的“蛤蜊光”,尤以藍彩的周圍為甚。贗品彩瓷“蛤蜊光”的漏洞是:器物畫面的彩料上有閃亮造假的“蛤蜊光”,彩料周圍沒有一絲真品上的“蛤蜊光”。原因不必多說了,贗品的胎質不對,釉色不對,紋飾不對,“蛤蜊光”自然也不對,贗品彩瓷沒有真品的“瓷齡”,不可能會有彩瓷真品上自然形成的“蛤蜊光”。
另外,造假“蛤蜊光”的彩瓷贗品還有兩個方面的敗筆:1.仿官窯的彩瓷紋飾沒有皇家的富貴氣派,胎質不細,釉色不精,款識浮在釉面上,給人現代工藝品的感覺。2.仿民窯的彩瓷紋飾沒有自由奔放的神韻,紋飾生硬呆板更缺乏原窯匠人那種嫻熟的繪畫技藝。釉面不見民窯常見的零星喬麥地與縮釉點,底足過于規整,不見自然磨痕與意外的磕撞造成的缺損等等,這些都是藏友應該注意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