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上,任何一門學問,都是某種思維模式的產物。掌握了這種思維模式,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這門學問了。” ——《周易我讀》
“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
所以《周易》卦爻辭內含危懼。危懼使人平安,平易使人傾覆。
之所以用了那么多憂患、危難的言辭,是為了提醒人們防患于未然,對危機要有一個預見。
《封神演義》上講:“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能隨時全面把控戰局,才能做到克敵制勝,不會輕易戰死沙場。
在戰場上,到處充滿了危險,能活下來的人,不只是運氣好,更重要的是對危險有足夠的預判和準備。
平時的練兵,就是為了在面對危險時,能夠有效地存活下來。
一個每天訓練的士兵,和一個普通的人,在面對危險的時候,其反應、采取的措施一定是不同的。
和平時期,還需要那樣訓練嗎?對軍人來講,依然要刻苦訓練。
而對于普通人,是換了一種形式的訓練,因為普通人面對的危機不一樣。
普通人更多考慮的是生活危機,遇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能夠活下去?
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考慮到萬一不行,結果會怎么樣?是否能夠承受?
盲目自信不可取,縱有千般算計,你會發現,問題總是出在算計之外。
危機意識,能夠讓人時刻保持清醒,關鍵時候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是極其復雜、精密的設備。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不斷探索,如何能夠正確地使用自己。
如果給人寫一本使用說明,用盡所有的筆墨也寫不完整。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鏈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