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許多人卻總是疲倦嗜睡、起床困難、精神渙散、有氣無力……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么,為什么一到春天就容易困?這種困會不會與疾病有關呢?
經歷一個冬季的蟄伏,收縮的皮膚血管在春暖時節會逐漸舒展,體表血液供應量會增加,供給大腦的血液及氧氣就會相應減少,使得大腦皮層興奮性受到一定影響,出現“春困”。
因此,春天犯困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睡眠充足后還是覺得困,還伴隨著其他癥狀,就要當心是否是疾病了!
經常犯困,并伴有皮膚發黃、粗糙、惡心、討厭油膩等癥狀,那就需要去醫院排查肝病。因為肝病患者的血液中膽堿酯酶含量通常比較低,這就可能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疲乏、犯困。
研究發現,糖尿病人出現嗜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倍。如果總是犯困,特別是餐后容易出現嚴重困意,同時還伴有飲食增多、體重下降、傷口不易愈合等情況,就要警惕是不是有糖尿病的可能。
據統計,7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會頻繁打哈欠。
對于本身就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出現頻繁哈欠,并伴有肢體乏力,甚至口角歪斜、言語不清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精力下降、經常疲倦犯困是甲狀腺功能減退最先出現的癥狀之一。同時還伴有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下降、抑郁、便秘、莫名持續寒冷的人尤其要小心。
當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會出現呼吸暫停,引起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修復,睡眠質量也受影響,就會導致白天出現困倦乏力、晚上鼾聲如雷的現象。
這是一種有潛在致死性的慢性病,需引起高度重視。除了白天嗜睡,若夜間還存在憋氣,甚至憋醒,繼而猛吸氣的癥狀就要及時就診。
除此之外,一些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讓你越來越困,應注意避免。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的大腦、神經最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果主食吃太少,大腦、神經則缺乏充足的能量,就會讓人容易疲勞、乏力。所以,每天一定要吃主食,大概每餐一拳頭。
紅肉,也就是豬牛羊等畜肉,鐵含量豐富,如果長期不吃紅肉,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這時候人就會感覺疲勞乏力、沒有精神。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畜禽肉類的攝入量為40~75克。
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的分泌就會增多,高胰島素水平是導致人困倦的原因之一。平時可根據需求減少吃甜食次數。
大量脂肪進入小腸,會導致小腸分泌的膽囊收縮素增加,而膽囊收縮素能夠促進睡意。
此外,經常暴飲暴食,特別是吃太多糖和脂肪類食物的人群,還會因為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更容易打瞌睡。
很多人都用睡更多的方式來解決春困,但久臥傷氣,睡太多反而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舒的現象。
生活中可通過按摩、茶飲的方式來緩解春困。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按揉風池穴能起到提神醒腦、祛風解毒、平肝熄風等功效。長期按揉,還可以幫助改善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等癥。
【取穴】風池穴位于枕骨下方兩側的凹陷處。用大拇指按揉風池穴1分鐘,力度以有明顯酸脹感為宜,反復5次即可。
△按揉風池穴
位于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匯總之處,百脈之會,貫達全身。按揉百會穴可以醒腦開竅、振奮精神,幫助調節大腦功能,幫助緩解頭暈、頭痛、耳鳴、鼻塞等感冒癥狀。
【取穴】將中指按在百會穴上,緩緩用力,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反復5次即可。
△百會穴
配方及做法:西洋參3克,代代花3克,菊花2克,甘草1~2克,沖入開水,加蓋燜泡15~20分鐘后即可飲用。
西洋參可以消除疲勞、補氣養陰;代代花能疏肝健脾、和胃理氣;菊花具有提神清熱的功效;甘草可以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四者搭配,可以有效改善春困。
2、點擊頁面右上角的三個小點
3、將健康談設為星標吧
點擊看設星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