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年都會有同學咨詢這類的問題,我一般回答是不用特別準備,只要陽光一些,心態平和一些,把自己平時的水平展示出來就可以了。
如果真要準備,有幾個方面還是可以做些準備的:
1、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科研工作。導師們一般很重視碩士期間的工作,包括課題內容、基本訓練、獲得成果等。所以,1)首先對自己的課題涉及的各項內容都非常清楚,課題的意義,國內外進展(主要理論和假說),本領域國內外的知名實驗室或科學家。2)其次對自己獲得的主要結果和結論,對本領域的學術貢獻,可能的還應該對未來的發展或進一步的研究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3)碩士期間掌握的技術手段,最拿手的實驗技術,最亮眼的方面(如發表的論文、新技術手段的建立等)。
總之,碩士期間的基本訓練和個人發展,對于博士生階段的發展和提高是非常關鍵的。碩士期間建立了好基礎,對讀博士研究生有很好的思考,對科研工作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對個人的未來學術生涯有比較清晰的目標,這樣的學生自然是受歡迎的。
2、外語水平和文獻閱讀綜合能力。鑒于我國科研水平與國際學術水平的差距,閱讀、理解、分析和綜合英語文獻(專著)的能力,對于順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學業是至關重要的。復試內容一般會有對英語閱讀和理解的內容。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對文獻閱讀和理解是不陌生的,對于相關的專業術語和圖表的理解,也是很熟悉的。如果平時就很認真踐行研究生的基本科研訓練內容,這些復試內容是很容易的。專業術語和概念理解準確,圖表的含義理解正確,閱讀流利,一定會給復試專家留下很好的印象。
3、了解自己所報考的導師和研究領域。對自己所報考的導師的研究領域,所關注的科學問題,發表的學術論文等,應該有較好的了解。這些信息從導師和研究集體的網頁上是很容易獲得的。有熟悉的師兄師姐,就更容易了。最好對其他相關領域的導師也有個大概了解,一旦遇到需要調劑導師(甚至專業)的時候,回答相關問題也會早有心理準備。
4、專業基礎知識。這方面的內容不好準備,復試專家的提問沒有固定的問題,是根據復試的當時情況隨時發問的。只要專業知識扎實,這個方面也是很輕松的。如果對自己的學術領域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學科的發展等有較好的積累,自然是加分的。
博士生復試的幾個建議:
1、陽光、自信,穿戴整潔,禮貌得體。
2、思維敏捷,反應快,回答問題簡練、到位。
3、英語閱讀流利,翻譯準確,尤其對專業文獻中圖表的解讀很專業 (對于筆試沒有發揮好的學生,這是個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
4、專業基礎和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文獻熟悉),實驗方法和技術熟練(如果有自己的拿手技藝是很受歡迎的)。
5、對于自己碩士期間的工作很熟悉,科學問題、實驗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等了如指掌。如果發表了學術論文,可以重點說一下。
6、知識面廣,思維開闊,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對科學研究的過程和科學精神,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有追求、有理想,目標明確,對自己的未來有較好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