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一個人的標簽,好的名字也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屬于加分項,但是生活中有些名字有的讓人尷尬,有的也很好玩。
這不熊先生的女兒就因為自己的名字經常被別人嘲笑,成為全班同學的笑柄。
孩子每次回家都和家里人說要改名字,每天同學都說她。
當初熊先生在給女兒起名字上可下了不少的工夫,也是查閱古籍,翻遍詞典啊,沒想到10多年過去卻成了這樣。
原來孩子的名字叫“初墨”,這樣一聽還是很好聽的,古韻味道十足,也比較合適女孩子。可是當把孩子姓名連起來讀就叫:“熊初墨”,和現在很火的動畫片"熊出沒"名字是同音字。所以孩子們總是拿初墨打趣。
現在孩子每天都會哭啼啼的,希望自己的爸爸能給自己改一個名字。
熊先生這才意識到名字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痛苦,沒想到名字的原因竟然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麻煩。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如果真的影響到孩子學習,生活甚至是健康,那父母就要考慮給孩子換個名字。
提醒家長,給孩子起名字要注意以下三件事!
1、不要用太生僻的字
許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喜歡選用生僻字,這樣覺得孩子更獨特,有個性。
但是其實含有生僻字的名字很容易被叫錯,引起尷尬,也不容易被人們記住。
所以,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盡量選擇好聽又順口的。
2, 注意發音
很多家長就想著給孩子起個好聽的名字,有的時候忽視發音,導致與社會上的一下流行語諧音相似,這樣就會引起別人的嘲笑,讓孩子變得尷尬,對孩子也會產生困擾。
3、注意筆畫
在孩子一生的學習過程中,學寫字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孩子的名字是孩子最先學會的,無論筆畫家長也要注意。
取筆畫太多的名字,會讓孩子在學寫自己名字的時候很吃力,甚至要花很多時間,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因為筆畫太多可能會耽誤孩子的考試。
而筆畫太少的名字,例如一一,又會讓人覺得很不正式。
孩子健康也是關鍵,讓孩子健康成長,多給孩子補充3種營養物質!
1、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物質,除了水,蛋白質的含量最高。
蛋白質是孩子生長發育最重要的物質,并且可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所以一定要多給孩子吃雞蛋、魚類、雞肉、豆制品等。
豆類中的蛋白質和動物食物中的蛋白質才屬于優質蛋白質。
雞蛋是天然食物中含最優良蛋白質的動物性食品,給孩子吃雞蛋要掌握好數量,一般每天吃一個即可,雞蛋宜用蒸煮的方法烹制,容易消化。
2、優質脂肪酸
α-亞麻酸是“腦黃金”DHA的基礎物質,是構成胎兒智力、視力發育的必備營養素。
如果準媽媽孕期充分補充α-亞麻酸,孩子的智商將能提升20%-30%,且寶寶視力發育也會更加成熟,后天形成近視的幾率將大大降低!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首次將 a-亞麻酸加入其中,推薦a-亞麻酸每日攝取量為1600-1800毫克。
補充α-亞麻酸不僅對孩子的智力和視力有益處,同時對許多炎癥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經常食用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研究發現,蘇子油中含a-亞麻酸含量約65%左右,日常做菜時加上一些這樣的食用油即可。對于孕婦和3歲以上的寶寶,每天可以將5ml的蘇子油加入到100ml的酸奶中,攪拌食用。
3、維生素
維生素種類很多,對身體好處也很多,所以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維生素。
維生素A,保護孩子視力,保護黏膜組織,平時可多吃胡蘿卜。
維生素C,提升免疫力,防止孩子感冒,也可促進蛋白質的吸收,豆芽,獼猴桃中含量較為豐富。
維生素B,促進身體的代謝,動物內臟,堅果中都含有維生素B。
所以,想要孩子健康就要保證營養全面。
最后4件事會對孩子健康不利,家長要少做!
1、父母太過于干凈
家長都害怕孩子生病,有些家長會隨時備著瓶消毒劑、清潔劑,恨不得要把家中的每一個細菌都要殺死,其實這樣反而對孩子健康不利。
孩子的免疫系統是一個需要發展的系統,從小適當接觸一些生活中的無害細菌,才能刺激免疫系統的發育,尤其是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建立,這樣孩子才能有能力抵抗一些有害的病毒或細菌。
2、給孩子穿太多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尤其是現在天氣冷點,每次出門父母都給孩子穿很多。
孩子正處在快速生長期,屬于陽性體質,火力大,如果穿得過多,就會導致體內生熱,造成中醫所說的上火,繼而出現感冒。
所以,適當的增加衣服就可以,孩子也有抵御寒冷的功能。
3、限制孩子外出運動
父母擔心孩子外出會生病,或是害怕孩子在外面磕碰,總是會限制孩子外出運動,這樣導致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弱。
孩子運動量過少,不僅動作協調能力下降,抵抗寒冷和疾病的能力也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也會降低,孩子就會容易生病。
4、父母經常吵架
和諧的家庭對孩子健康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孩子膽子越來越小,性格越來越內向。
并且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佳,也會影響孩子,甚至一些孩子也會去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對孩子的心理發育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盡量去溝通,最好避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