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血稠”,在醫學上叫“高粘稠血癥”。
簡單來說,血液粘稠,就是血液中某些成分增加,導致血液變得粘稠,流速變慢,阻力增加,血液粘稠,可以說是血栓的“序曲”,如不加以控制,將會危害生命健康。
尤其是秋冬之際,最容易血液粘稠,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得不防。
為什么秋冬季,血液易粘稠?
研究表明,氣溫每下降10℃,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上升7%。
秋冬季節,溫度降低,血管異常收縮,一旦血管變窄,將會影響血流的速度,加重血液粘稠度。
此外,人們運動變少,出汗減少,并且過了苦夏,人們也開始進補,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血液容易粘稠,我們要格外的重視。
血液粘稠的人,身體會有5種表現,若沒有,說明血管還算通暢
表現1:早起頭暈
頭在最上方,也是身體供血最費力的地方,所以一旦血液粘稠,大腦出現缺血,缺氧,就會伴有疼痛、頭暈。
尤其是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正常來講經過一夜的休息,早起應該是精神飽滿,渾身有力,但是有些人在晨起總是頭腦混脹,一瞬間會感覺天旋地轉,都可能是血液粘稠引起的。
表現2:嘴唇發紺
血液粘度高的人,通常會伴有紅細胞增多癥狀,而患者的嘴唇就會出現發紺,也就是青紫色。
如果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嘴唇青紫,同時伴有頭暈,胸悶等癥狀,或是血液粘稠導致的,盡早就醫檢查。
表現3: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稠度過高,氧氣和營養物質就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視網膜和視神經會短暫出現缺血,引起陣發性視物模糊。
如果突然出現視力模糊,出現間歇性的視力下降到等癥狀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加重的情況,這可能是血液粘稠導致的。
表現4:單側手腳麻木
長期的血液粘稠,就會引起短暫性腦缺血我們也稱為是“小中風”。
而當小中風來臨,最常見的就是手腳麻木,主要就是身體缺血,缺氧引起的,尤其是單側的手腳麻木,更要引起重視,盡早的檢查。
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別猶豫,立刻就醫檢查。
表現5、下蹲頭暈胸悶
血液粘稠的人,血液回流心臟減少,平時下蹲,干活的時候,在起身的時候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此時都要提高警惕。
或是有些人會經常在半夜,突然胸悶,喘不上來氣,都可能是血栓形成,引起的不良癥狀。
不想血液“粘如粥”,四種食物最好一口別吃: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攝入過多,很容易引起肥胖,血脂升高,進而增加血液粘稠度。
并且食用油,在經過反復的高溫加熱后,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也會直接損傷血管健康,誘發血液粘稠,引起血栓。
如果,本身血液就很稠,一定要遠離這種食物,生活上,飲食一定要注意,少油脂。
2、高鹽食物
鹽,是生活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調料,但是鹽吃的過多,對身體健康有諸多危害。
食鹽嚴重超標,體內的水鈉失去平衡,血液的量就會增加,容易導致血壓升高,長期不受控制,會引起多種心血管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克,此外也要控制醬油,蠔油,腌制食品的攝入。
3、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同樣不利于血液健康。
膽固醇超標,攝入到人體后,會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常說的“壞膽固醇”,這些物質慢慢地沉積在血管內壁上,使血管向內增厚,血管變細,血液流動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4、甜食
甜食總是給人一種很美好,幸福,愉悅的感覺,也讓很多人愛不釋手。
但是糖分攝入過度,在以內會轉化為脂肪,從而促使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并且也會增加胰島的負擔,引起糖尿病等危害發生,也會損傷血管健康。
并且,糖也會直接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就會促進血栓、斑塊的形成。
養血管,排毒素,常補充三水!
尤其是早上,經過一夜的身體消化代謝,晨起是毒素最多,血液粘度最大的時候,此時空腹飲一杯水,可滋潤血管,排出毒素。。
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
2、草藥茶
多飲茶,消脂排毒,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有益血液健康。
用一些消脂排毒的小植物,搭配代茶飲,改善血液粘稠,十分有益。
蒲葉苦丁茶,泡水喝,可給血管清清淤,減少血栓的形成。
用蒲葉、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葉,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小植物,全株可入藥,用其泡水,不僅可以幫助全身排毒,還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對于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小葉苦丁,也是一種藥用植物,用其泡水,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有助于改善血脂,預防血栓。
荷葉,是十分常見的食材,并且,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對于預防和改善血液粘稠,都十分有益。
3、綠茶
綠茶其中的抗氧化物質,相對多一些,如黃酮類,花青素等,這些物質都有很好的排毒,促進代謝的作用。
經常喝綠茶對心血管健康最有益,可預防肥胖,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生活中,做好二事,血管健康,人長壽!
1,不久坐,常運動
久坐不動,會使身體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降低,會增加血液粘稠度。
尤其是久坐,對下肢血管的影響是最大的,血管中的額毒素積累、到最后血管硬化、斑塊形成,此從而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長時間的不運動的人,建議至少一個小時站起來活動一些。
平時也要增加適當的運動,運動,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液粘稠,預防血栓的形成。
運動還可增加肺活量,改善人精神狀態,讓其更有活力。
2、不熬夜,多睡覺
熬夜時,人體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加,使血管痙攣、收縮,促使血壓升高,會導致血管變得越來越敏感,伸縮度變小,血管通道變窄,血液粘度自然而然的會增加。
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會明顯增加。
所以無論多忙都要保證正常的睡眠休息,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保證每天6-7小時有質量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