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理財投資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投資選擇也多了很多,稍微有點理財思維的人都不會把錢存在銀行。
有一定理財技巧的選擇基金、股票,對理財了解不太深入的選擇P2P或者銀行理財,最次也是放在余額寶,年化收益起底4.0%。相比之下,2%的銀行活定期實在太沒有吸引了。
身邊存銀行定活期的人越來越少,銀行著急了。
上個月的博鰲論壇,央行行長易綱釋放出來一個重要信號:雖然我們有基準利率作為一個指導,但是在未來,借款和存款利率也將會主要由市場來決定。
各銀行歡欣鼓舞,我們可以由市場決定利率了!!
于是紛紛開始攬儲大戰,現在錢荒啊!不拉存款銀行快活不下去了。
為了最大限度攬儲,各大銀行紛紛上浮大額存款利率。
目前四大行一年期30萬大額存單均較基準利率上浮45%,有股份制銀行100萬起存的大額存單上浮50%,城商行上浮幅度達到55%。
這是什么概念呢?以往來講從來沒有過這么高的利息上浮程度。
當然銀行這么做是為了什么,和理財平臺競爭的七七八八,這里今天我們就不談了。最關鍵我們來聊聊,銀行加息了,我們存在各大理財平臺的錢,是不是應該拿回來了?
小編來給大家詳細分析分析。
1.本輪利息上浮有額度限制
飯要一口一口吃,利息要一下一下放開。
雖然漲息值得高興,但要注意銀行本輪漲息并不是普漲。
剛剛上面提到的銀行漲息有很重要的先決條件:大額存單。
什么是大額存單?簡單來說,大額存單就是金額較大的存款。個人投資者的認購門檻是30萬元,機構投資者的認購門檻是1000萬元。
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金額越大,期限越長,利率也就越高。
看到這里大家就明白了,一次性存30萬才能有這么高幅度的漲息啊!
并不是陽光普照,所有的額度存款不論活定都能漲。
2.漲幅驚人,但最終實際變動并不大
“上浮50%”,乍一看似乎是個巨大的羊毛,可細算下來: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是1.5%,上浮50%后也僅為2.25%,并不高。
拿四大行之一的中國銀行來說,兩年期大額存單的年化利率僅為2.98%,三年期的也不過是3.7%。
再看看股份制銀行的行情,以招商銀行為例:
招商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起存金額20萬、30萬、50萬、100萬,對應利率分別為3.85%、4%、4.07%、4.13%。
招行這個雖然努力邁入了4的行列,可如此高的門檻,把七成儲戶都拒之門外了。
3.利息上浮了,我還的房貸會增加嗎?
還有一部分市民擔心最后再說兩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已有房,正在還房貸,這種銀行利率上浮會讓我每月多還錢嗎答案是不會。
因為這種利率上浮,只是個別銀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的上浮。只要基準利率不變,對你就沒有影響。
只要央行沒有提高基準利率,你的月供就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