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喪葬習俗由來已久,雖說“十里不同風”,但是在文化底蘊相同的一片地方,喪葬儀式其實還是大同小異的!比如說,在我們當地,雖然近年來,移風易俗下,白事簡辦,過去風靡的鼓樂手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喪葬的很多儀式還是被保留了下來!這其中不僅有,報喪,扯孝帽,跪棚,吊孝,潑湯,告廟,摔老盆,路祭,送盤纏,圓墳等,這些儀式下,也顯示了子女對逝者的哀思,對老人的緬懷!
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農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在農村閑聊留守的少了,很大村民也加入了農民工的行列,外出打工賺錢去了,農村也變的蕭條了些!不過,但凡村里有白事,很多村民都會自發的前來幫忙,這也是所謂的“紅事請,白事到”的含義,而有句俗語“熱孝莫登門,冷棺莫入村”,現在了解的少了,看看村里老人怎么解讀的吧!
俗語“熱孝莫登門”中,的“熱”字意思是說,在喪葬儀式期間,穿著“孝服”是不宜前往鄰居家的!為啥有這種風俗,村里老人解釋為,這是對鄰居的尊重,雖然在農村喪葬文化中有“披麻戴孝”的習俗,但是,卻不宜進入鄰居院子內,以免惹得鄰里關系不睦!而在“報喪”儀式中,逝者的晚輩去親戚家報喪時,也不可進入親戚朋友家的正堂,一般會在院子內叩頭,這也是我們當地的一種風俗!
而俗語后半句“冷棺莫入村”,其實對于這后半句的俗語,曾聽老人講“冷棺進村敗到底”,在人們心中有“落葉歸根”的情結,當老人客死他鄉之時,在舊時會用棺槨運回故土,在一些地方的農村,是不能進入村子的,必須要在村頭設置靈~棚!為何有這種說法呢,有解釋稱,舊時瘟~疫難以應對,“冷棺莫入村”是怕瘟~疫的緣故!不過,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對于這些說法也只能是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生活在農村,有時大家談論到喪葬的習俗與文化時,常被簡單的認為是不科學的,沒有道理的,是陋習!其實,在小編看來,這其中也包含了對逝者的哀思,也可算是喪葬的文化!對于俗語“熱孝莫登門,冷棺莫入村”,雖然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不認可了,但是這的確是一種歷史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