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將汽車看作一個整體,如果是放生在水平路面上,當準備踩剎車、松開油門時,車輛失去動力,僅依靠慣性來保持前行;這個時候無論踩不踩剎車,速度都會逐漸降低,即便一些由于變速箱擋位改變而導致的行駛阻力降低所產生的結果也只是車子減速減的慢,因為依靠慣性行駛的物體即便一切阻力都消失,所產生的也僅僅是無休止的勻速運動,而不存在加速的過程(物理課本上有);而在水平路面上慣性行駛的車子也不存在這樣一個可以令它加速的力,即便空氣阻力、摩擦阻力都消失,車子只會保持勻速運動,而不會加速,所以說水平路面上松開油門、剎車導致車速上升是不符合物理、客觀規律的;但在下坡時,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下坡時重力會轉變成車子前進的動能,所以當下坡的時后就有這么一股力,來讓車子主動前進!
由于剎車、油門都是一只腳控制,所以要踩剎車必先放開油門;現在的自動擋的邏輯是比較聰明的,下坡如果不給油,一般情況下不會升擋(可識別出下坡),但如果踩著油門而做出收油動作,變速箱必然升擋,原因就是系統判斷駕駛者此時已經不需要給油加速,所以提高擋位提高燃油經濟性!
發動機拖車:也就是正常行駛!發動機拖著車走,擋位越高、阻力越大!
車拖發動機:也就是松油門靠車子慣性拖著發動機走的過程;車拖發動機,擋位越高、拖行阻力越小!
這一點搞準,問題就簡單了,發動機拖車走與車拖發動機走恰好是相反的,這就是過去手動擋車推車點火時都用4、5擋的原因,因為人推車點火,就是一個車拖發動機走的過程;采用4、5擋推車省力,別的擋推不動!這樣一來下坡行駛的車輛,由于放開油門導致變速箱觸發升擋,車輛倒拖發動機阻力降低,在重力作用的加持下,車子出現速度上升;這就是整個過程中第一階段的加速!
當輕踩剎車的時候,離合器分離,慣性行駛中的車子徹底丟失倒拖發動機的阻力(徹底失去發動機制動),而此時輕踩剎車的制動力還不夠;所以在下坡重力的作用下,車子再一次提速,這就是整個過程中第二階段的加速!這種問題多出現在自動擋車上,而手動擋車型在下坡時也能模擬出這個效果,方法就是輕踩剎車配合迅速踩死離合器踏板,車輛同樣會丟失發動機制動,出現短暫速度上升的現象,不過這種問題隨著深踩制動踏板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