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周星馳和杜琪峰合作的《審死官》,創(chuàng)下新的票房紀錄——4988萬。嘗到甜頭的二人,第二年再度合作。然而這一次,他們卻鎩羽而歸,票房僅獲2156萬。是周星馳93年上映的三部電影中,票房最差的一部或許正如王晶而言:港片的沒落是從這個電影開始的。
當年的臺灣片商,相當青睞香港電影,尤其是周星馳影片,更是炙手可熱。所以,哪怕這部電影是周星馳當年香港票房最差的電影。
臺灣片商王英祥依舊花3000萬高價買下其臺灣發(fā)行權(quán)。但該片在臺灣上映后,票房不但沒有改觀,反而繼續(xù)下跌,僅獲得1548萬新臺幣。
有的時候,票房的成敗并不能說明一部電影的好壞。時間才是檢驗電影好壞最佳標準。
雖然濟公這部電影在票房上屢屢失利,但這么多年過去了,其影響力不但不減,反而愈增。
最明顯的變化是豆瓣評分,從2020年的6.5分,到2021年4月躍升至7.4分。截止到目前14萬人打分7.5。
正所謂大浪淘沙始見金,《濟公》歷經(jīng)28年時間之浪的過濾,仍是一代經(jīng)典。甚至在很多影迷心中,這是一部有能力角逐星爺電影生涯最佳電影的作品。
該影片僅是借用歷史傳奇人物濟公為原型,其余劇中故事皆為原創(chuàng)。電影講述了天上玉帝大發(fā)雷霆,原來降龍羅漢亂牽紅線,擅改閻王生死冊,又讓牛郎織女天天相會。
玉帝欲把降龍貶為豬狗,十世不得輪回,幸得九重天外的觀音大士相勸,玉帝答應(yīng)降龍將功贖罪。
他聲明只要降龍下凡托世,在不使用法力的情況下,用靈性感化注定做九世娼妓、九世乞丐及九世惡人三名凡人脫離本行,則降龍跟眾神恩怨就可一筆勾銷。
降龍于是投胎為人,取名李修緣,他收了九世乞丐為徒,幫助乞丐重拾自尊;又屢次在水深火熱中為九世妓女解困,苦勸妓女從良,漸漸此二人開始轉(zhuǎn)變。
至于九世惡人一直冥頑不靈,原來他早已把良心賣給邪魔黑羅剎,黑羅剎借助九世惡人之力殺死九世乞丐,待濟公用金身穿梭陰陽界到地獄尋找乞丐魂魄時,便乘機奪取濟公金身。
走投無路下,濟公寧愿忍受化成木頭的懲罰,也要跟九世妓女結(jié)婚,希望她能從良。九世妓女最后決定不再當娼,而是自食其力做起了“豆腐西施”。
九世惡人則被濟公打死,死前覺悟前非,濟公改變了天命,更是挫敗了黑羅煞的陰謀,重返仙界,還連升三級。
話又說回來,80年代末時,見香港電影圈蓬勃發(fā)展,嗅到銅錢味兒的臺商紛紛南下,手握大筆熱錢摻了一腳,因為錢太多了,甚至改變了整個香港電影的供給模式。
臺灣當時有五條院線,八大片商,但產(chǎn)量不足,供不應(yīng)求。
臺資到香港后,望著遍布香江的劇組,那可謂是揮金如土,由于錢多需求大,到最后成了投資模式——也就是說,在電影開機前,制片商就已經(jīng)穩(wěn)賺不賠了。
一來二去就造就了港片輝煌,93年甚至達到了年產(chǎn)300部。但數(shù)量高了,質(zhì)量就低了,粗制濫造的電影就多了。
王晶說《濟公》是香港衰敗的原因,這不假。只不過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這部電影中周星馳的無厘頭表演具有一種放大作用,它能將杜琪峰導(dǎo)演在影片中所想要表達的種種思想,統(tǒng)統(tǒng)放大開來,使得影迷們能夠更加直觀、更加深入地去感受。
但令人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之后,兩人再無合作。因為杜琪峰認為,周星馳在拍這部
電影時,完全將他這個導(dǎo)演架空。
后來面對采訪時他曾這樣說道。拍攝《濟公》時,那個人好像不需要我這個導(dǎo)演,他在鏡頭前走來走去,攝像機跟著他走就可以。
當然,《濟公》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年拍完《濟公》,杜琪峰精疲力盡,甚至懷疑自己“導(dǎo)演”這條路還能不能走通,故而息影一年,不斷審視自己。
最后決定要設(shè)計出獨特的個人風格,2年后創(chuàng)辦“銀河映像”,這才有的“黑幫專業(yè)戶”杜琪峰。
喜劇 |89分鐘|中國香港|1993年
導(dǎo)演: 杜琪峰編劇: 邵麗瓊主演: 周星馳/張曼玉
豆瓣 7.5 IMDB 6.2
↓↓點擊下方,觀看完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