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加星和在看對我們非常重要
點擊電影鋪子 → 主頁右上角 → 設為星標
★
一個女孩醉熏熏地坐在酒吧,眼看著,就要不省人事了。
沒有陪護,沒有朋友。
對于某些男性,她就像餐桌上一塊奶油蛋糕,一張扔在路邊的百元大鈔。
這個時候,有人過來試探她醉倒什么程度。
你還好嗎?
你準備怎么回家?
接下來,你們都能猜到,她被攙扶著離開酒吧,然后坐上一輛出租,來到一家酒店或者男人的住所,發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撿尸,你可能聽說過。
但鋪子今天介紹的這種撿尸故事,你肯定沒有聽說過——
《前途似錦的女孩》
這部電影,是北美頒獎季里頗受關注的一部電影。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等給了它很多提名和獎項。
導演,是名女性。
這部電影是她的處女作,技法上有不成熟的地方。
但是,這依舊掩蓋不了它的光芒。
人們是怎么看待在酒吧喝得醉醺醺,被陌生人帶走的女孩?
自找的?
不,電影發出非常女權的聲音——
你,不該吃不屬于的奶油蛋糕,你,不該碰不屬于你的鈔票。
(以下有部分劇透,請謹慎觀看)
這個醉酒的女孩叫凱西。
她,曾是一個前途似錦的女孩。
多年前,她是一個醫科大學的學生,按照計劃,她應該會成為一名醫生,或者大型醫藥行業、化妝品公司的顧問,就像她曾經的同學一樣。
但是現在,她30了。
和父母住在一塊,在一家破咖啡館打工,歐美的世俗眼光中,是一個標準的底層垃圾。
但是,她和一般的底層又不太一樣——她漂亮,會打扮。
最關鍵的一點,她相當聰明。
這賦予她了獵人的本能。
每當夜幕沉沉,她就會化起濃妝,穿起小高跟,還有那些能體現她女性魅力的衣服,到附近的酒吧狩獵。
她不需要太多挑逗的話語。
裝醉,就是最好的誘餌。
每周,都有很多男人主動接近她。
然后,她跟著這群男人回家。
讓人撿尸?不可能。
她想讓這些男人體驗一把驚嚇的感覺。
男人們的套路,她心里很清楚。
先是和你閑聊兩句,說兩句恭維你的話,然后再扯扯共同愛好,最后就把手伸進她的裙子。
男人急不可耐地拱著,劇情發展到了高潮。
然后,畫風突轉。
她會非常清醒,非常淡定地坐起來,問——
嘿,我問你在干什么呢?
一秒前,爛醉如泥,一秒后,冷靜質問。
許多男人,都會驚出一身冷汗——這女的是精神變態嗎?
但是,凱西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驚嚇中,男人們頓時失去熱情,她能從他們的眼里看到猥瑣和懦弱。
這是他們的精神陽痿。
看著男人們節節退敗的樣子,她心里不禁一陣冷笑。
這,就是她的復仇。
每次嚇退一個男人,她都會在筆記本上做上標記。
多一個受到驚嚇的男人,醉酒在酒吧的女孩,就少一分危險。
很多人可能會有些不解,這種日復一日的惡作劇,她的行為動力在哪?
一切的根源,來自她最好的朋友,尼娜。
大學的時候,尼娜醉酒后被男同學強暴,然而,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男同學最終被判無罪。
她精神上受到重大打擊,退學后自殺。
這是凱西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凱西和尼娜,都曾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學生。
但是因為強奸事件一個自殺,一個不再念書。
這件事,成了她的夢魘。
很多內心有傷疤的人,都有自己的療愈方式。
有人會對神父祈禱,有人會誦經念佛,在牢獄一般的自我重復中,獲得一絲良心的救贖。
對于凱西,她只有一次次惡作劇式地復仇,才能解當年的心結,就像《薩瑪利亞女孩》中的女孩倚雋,一次次和男人援交,撫慰好友之死給自己的創傷。
《前程似錦的女孩》講述了一個另類的復仇故事。
但在這個故事里,我們又看到了比復仇更廣闊的社會議題。
電影分為四個部分——凱西在電影里拜會了當年強奸事件里的四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是強奸犯的幫兇。
他們的故事,從多方面折射出女性在社會里的困境。
女同學·偽女權者
女大學生里,女權主義者的比例并不低,對于年輕女性而言,女權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兒。
但是,女權并不是沒門檻的。
這位女同學,曾經的女權主義者,手握當年強奸現場的視頻,了解一切來龍去脈,卻沒有站在受害者一邊。
她說:“人們不會同情那樣的女孩,(如果有人為女孩表示哀婉可惜)那就是鱷魚的眼淚?!?/em>
女校長·失責者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也是他們生活的場所,一所大學,應該給予學生以庇護,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一些大學卻只是人渣的庇護所。
當年處理強奸案的女校長,完全想不起自殺死亡的尼娜,這樣的指控太多了,每周都能聽到一兩個。
她說:她喝醉了,可能記不得所有的事兒,這,很難調查。
律師·精致的功利主義者
強奸犯的第三名幫兇是一名律師,在他的運作下,強奸犯順利無罪釋放。
偏見,存在每一個人心里,包括那些最無私的人。
只要利用人們的偏見,就可以將弱者、受害者拉入地獄。
他說:只要拿到一張派對醉酒的照片,就可以讓陪審團對女生產生強烈的反感。
男性同盟·共同施暴者
某些男性之間,有一種特殊的同盟關系——他們共同嘲笑某個丑女人,為出軌的朋友打掩護,一起去紅燈區叫小姐。
這樣的男性團體,你一定見過。
一個人,無論多壞,他都有孱弱的一面。
而一群人的壞,卻是具有毀滅性的。
他們團結在一起,就能漠視一切規則,在集體主義的狂熱里,他們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一切胡作非為,都讓同盟變得更加緊密。
很多人,被這部電影的反轉結局震驚。
曾經的強奸犯男同學,竟然殺害了凱西。
他的朋友們發現這件事后,沒有報警,沒有詢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他選擇站在男同學這邊——
這是場意外。
如果有人問起來,我們所有人昨晚都看著她離開的。
很多年前,他們哄笑著圍觀過男同學強奸醉酒女孩。
現在,他們冷靜地協助同學清理命案現場。
這些人骨子里,天然有著對女性的蔑視。而男性同盟,放大了物化女性、將女性視為非人的人性之惡。
他們通過侮辱,貶低女性,獲得一種集體認同感。
然而,這種庸常的惡毒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導演用了很多閑筆,描繪不同社會背景的女性被打壓的種種。
電影剛開始就有這么一段——
男人們在酒吧里的閑聊,他們談到了一位女同事,對白是:她應該管好自己,而不是整天發牢騷我們做的比她好。
這群男性,是工作能力上比女同事更優秀嗎?
不是。
是因為女性在職場上無法得到男性一樣的優勢。
過去,男人可以帶客戶看脫衣舞,現在,可以帶客戶進謝絕女性入場的高爾夫球場。
通過結成和客戶結成男性同盟,他們擠壓了職場女性的生活空間。
這些閑筆,都指向電影里,尼娜自殺悲劇發生的社會根源——
對于很多女性而言,她們的生活,是一種次等生活。
電影的四個人物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前程似錦的女孩們是怎樣被謀殺的。
一部分人,通過碾壓女性價值,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同。
另一部分人,包括很多女性,無意識地向男權社會低頭,成為沒有原則的旁觀者。
凱西,用自己的死完成了對男同學的復仇。
這是一種極端的,電影化的結尾。
但是她泯滅的肉身,卻傳達出導演最想說的那句話——
不要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不要成為庸常之惡的一員。
電影鋪子
微信 | movpuzi
電影大餐、生活甜點,葷素搭配,常吃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