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陸地和水中,冰的融化速度隨著氣候變化而加速。自1994年以來,衛星圖像顯示格陵蘭島和南極洲以及北冰洋和南大洋已經融化了超過28萬億噸的冰。
這些損失加起來總共有100米厚的冰層,大約相當于英國的大小。來自北極海冰和南極冰蓋的融水構成了該質量的一半。
“冰原現在正遵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出的最壞的氣候變暖情景。”利茲大學研究陸地和冰層高度測量的托馬斯·斯萊特說,“如此規模的海平面上升將對本世紀沿海社區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這正是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在警告我們的,而現實終于降臨在我們身上,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在長達23年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全球冰流失率增加了近60%。
上圖: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說法,“1萬億噸的冰可以被認為是一塊10×10×10公里長的冰塊”。在這幅圖顯示,歐洲航天局稱如果將這么一冰塊聳立在紐約上空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
就在去年,北冰洋的浮冰覆蓋率達到了1979年衛星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南極洲經歷了一次專家們從未見過的融化事件。
地球冰層的流失速度明顯加快,結果令人震驚。隨著大氣溫度持續升高,海洋溫度也隨之升高,全球各地融化的海冰和山地冰川正屈從于氣候變化。
衛星觀測顯示,冰川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尤其是格陵蘭、阿拉斯加和安第斯山脈南部的冰川。盡管冰川只占地球總冰量的1%,但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幾乎占了全球總冰量的四分之一。
1994年至2017年間,衛星觀測顯示,6.1萬億噸冰從山區冰川融化,3.8萬億噸冰從格陵蘭冰原消失,2.5萬億噸冰從南極冰原消失。總的來說,這意味著海平面上升了35毫米(1.4英寸),雖然南半球的冰被證明更有彈性,但它也開始碎裂。
自2012年以來,南極洲的冰流失率比前20年增加了兩倍,這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和冰架變薄造成的。不斷上升的大氣溫度也開始對浮冰造成損害,導致最古老、最厚的冰板破裂。雖然這種融化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是一種威脅。
“北極海冰的關鍵作用之一是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這有助于保持北極的涼爽。”利茲大學專門研究海冰遙感的伊澤貝爾·勞倫斯(Isobel Lawrence)解釋說,“隨著海冰的縮小,更多的太陽能被海洋和大氣吸收,導致北極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快地變暖。這不僅加速了海冰的融化,也加劇了冰川和冰原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專家預測,海平面每上升一厘米,就有100萬人面臨流離失所的危險。此外,山區冰川是許多當地社區的重要淡水來源。
隨著相關數據滾滾而來,科學家們最擔心的事情更有可能發生了。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一些人認為到2035年北極有可能幾乎沒有冰。其他的研究表明格陵蘭島融化的冰已經過了不歸路的地步。在南部,支撐南極冰蓋的冰架有一半以上處于屈曲的邊緣。
目之所及,地球上的冰凍圈面臨大災難。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冰凍圈頂級期刊《The Cryosphe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