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6歲小兒麻痹,18歲遭遇嚴重車禍,22歲嫁給了自己繪畫的恩師。一生情人無數,且男女通吃。放蕩不羈的她曾謠言要做墨西哥最放蕩的女人。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卻有著驚人的成就:去世后其作品被拍賣出天價;成為首位被法國盧浮宮收藏作品的墨西哥女性藝術家;她的頭像被印在墨西哥500比索的紙幣上。
她就是——弗里達·卡羅。
1
1954年,偉大的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在丈夫迭戈的陪伴下離世,結束了其絢爛而又痛苦的一生。
尼采曾說過:“痛苦是藝術的根源與本質。” 而弗里達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闡述。作為墨西哥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神秘的色彩,人們驚嘆于她才華的同時,也被其作品中所隱藏的痛苦所觸動,對其中的故事充滿了好奇。
于是弗里達的故事曾兩度被搬上了大熒幕,其中由朱麗·泰莫執導,薩爾瑪·海耶克主演的《弗里達》尤為經典。本期漫電影將為大家帶來這部女藝術家電影。
1925年9月17日,弗里達乘坐的巴士與一輛電車相撞,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頸椎碎裂,右腿嚴重骨折,一只腳也被壓碎。一根金屬扶手穿進她的腹中,貫穿了她的陰部。
同車的一名乘客所攜帶的金粉灑滿了弗里達鮮血橫流的身體,畫面正如她的人生一般,浪漫而又殘忍。更要命的是,當弗里達全身被石膏包裹著,躺在床上痛不欲生的時候,她的男友將她拋棄遠赴歐洲。
在被拋棄的孤獨,傷病帶來的痛苦,以及對未來的絕望多重打擊下,催生出了弗里達的多幅佳作,躺在病床18個月的她整日與畫為伴,并立誓從此以畫為生。
畫中的弗里達像鋼鐵般堅硬,也如鳥兒的羽毛般柔軟,每一幅作品都在吶喊著這如地獄般的苦難生活。
第一幅自畫像
《破碎的脊柱》
弗里達另一大痛苦的根源則來源于她的一生摯愛——迭戈·里維拉。里維拉是墨西哥最負盛名的壁畫家,影響深遠。當弗里達向其求教時,他為她的才華所吸引,倆人由師生變成了情侶。
從此墨西哥藝術史上兩位天縱之才開始相愛相殺:她被他的壁畫所影響,找到了一生追求的事業;他被她的才華與魅力折服,明白了愛情原來不止性愛與調情;他與她曾共度天倫之樂,也因他的不忠而破碎;她為了報復他,縱情聲色,沉淪在美酒與肉體之中。
但當年歲老去,兩人驀然回首,發現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裝的還是對方;她為了他可以放棄一切,卻也因此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他們是愛人,是同志,是知音,但更是敵人,相互深愛卻也相互傷害。
弗里達從兩人痛苦的婚姻中汲取靈感,將她的愛人畫進了自己傳世的作品中,訴說著她對迭戈的愛恨情仇。在《迭戈與弗里達》中,兩個人牽著手,一起用嚴肅的表情望向前方,雖然畫中兩人表情嚴肅,但二人早期甜蜜的婚姻一目了然。
在《兩個弗里達》中,弗里達表達了自己在和迭戈離婚之后的心情。她畫了兩個自己,但表現出不一樣的人格。一個是墨西哥的,迭戈深愛的弗里達。另一個是則是異域化的,是新出道的獨立藝術家。兩個弗里達的心臟被拋開,用血管連接著,痛苦之情溢出畫作。
迭戈·里維拉除了是壁畫家之外,另一個重要身份是馬克思主義追隨者,對蘇聯以及共產主義抱有極大熱情,弗里達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積極投身于世界女權運動與共產主義活動中。
弗里達常以男性形象示人
而此時,一個聞名世界的布爾什維克托洛茨基來到墨西哥。作為蘇共早期的著名領導人,托洛茨基由于“托洛茨基主義”的原因,受到了斯大林為首的執政黨的排擠,從蘇聯流亡至墨西哥。而此時福里達正需要托洛茨基的政治撫慰。
托洛茨基及其妻子娜塔莉
對于弗里達來說,與托洛茨基的曖昧與調情除了自身的政治訴求之外,更多的則是源自于對丈夫迭戈的復仇。但總的來說,二人的交往對于當時的他們來講,都成為了對方空虛心靈的一劑暖心劑。
導演用超現實主義手法,將弗里達短暫且輝煌的一生與其畫作做了完美的匹配,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個迷幻、奪目、無比斑斕的女藝術家形象。其中,墨西哥著名女演員薩爾瑪·海耶克的傾情演出功不可沒。
畢加索說,你我都畫不出像她這么好的自畫像。說這話時他正看著弗里達自畫像的眼睛。這讓弗里達的丈夫、墨西哥立體派畫家迭戈熱淚盈眶。時年1939,格爾尼卡完成后的第二年,畢加索五十八歲,名震天下,一畫萬金。
畢加索無法畫出這樣的自畫像。這對男人來說太難了。只有一個人的自畫像同樣不加掩飾。他的名字叫文森特·凡高,住了一年瘋人院,然后向自己開了一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