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然宇宙當中,天體之間的撞擊、毀滅、爆發并不是新鮮事,自從宇宙大爆炸以來,宇宙中的一切天體都是在毀滅和新生中輪回。
黑洞
但是面對動輒就比地球質量大數百倍、千倍的天體撞擊,人類的好奇絕不僅僅停留在“視覺效果”上,為了證明一個天體的存在,我們必須要在它撞擊的時候準確的觀察到一種強烈的時空震動,這就是“黑洞合并”和“引力波”。
黑洞
引力波首次被確切的觀察到,是在2015年,它的發現引起了全球颶風般的震動,因為這表明人類最頂級的物理學家們幾百年前的預言成為了現實。
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開創性的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新理念,他認為宇宙中強大的物質量變化會引發時空的震動,這個震動就和我們投擲一塊石頭在湖面上蕩起的漣漪一樣,不過這個“漣漪”可以擴散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光年的距離,物理學家們把這種“漣漪”稱之為——引力波。
引力波
引力波的產生絕對不是太陽級別的恒星可以達成的力量,甚至宇宙中最大的恒星撞擊都不可能產生劇烈到能被觀察的引力波效應。
在人類目前的科學研究中,能夠被真切觀察到的引力波效應,通常都是來源于黑洞撞擊,也就是不同質量黑洞互相吸引合并的過程中,對時空造成劇烈的震動效應。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一個具有質量的天體會扭曲它所在范圍內的時空面,質量越大,時空面的凹洞就越明顯,黑洞具有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因此它所在區間內的時空曲面會坍縮成為一個凹洞,這就是“黑洞”的由來。
黑洞吸積盤
由于黑洞強大的引力能夠把光吞噬在視界范圍內,因此人類一直都沒有辦法從視覺上直觀的看到它。
在“無圖無真相”的務實科學界,物理學家們只能通過黑洞周圍的“吸積盤”和恒星運動軌跡來判斷黑洞的大致方位。
而引力波則是黑洞存在的重要證據,只有黑洞級別的天體撞擊才能形成巨大的“宇宙漣漪”這也是為什么2015年人類首次觀察到引力波的時候,能夠產生那么巨大的轟動效應。
黑洞吸積盤
黑洞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頭恐怖的怪獸,因為無論是科學界的定義還是科幻界的定義,黑洞都像是一個能夠吞噬萬物的“魔窟”任何事物一旦進去就永遠無法逃脫,就連光也不能例外。
然而縱使如此強大的天體,也無法束縛住引力波,作為全宇宙最強的一種波動現象,引力波是宇宙的“信使”,任何天體都無法阻隔它的腳步,黑洞造就了一股它無法掌控的力量,從而暴漏了自己的存在。
廣義相對論
除去四年前的引力波事件,就在明天,人類又將迎來一項更偉大的成就,那就是全球八大射電望遠鏡構成的事件視界,歷時一年之久終于有了結果,人類即將見證第一張黑洞的真實圖影,這是全人類開天辟地的一出壯舉,也是我們每個現代人的驕傲,當我們回顧一生的歲月,一定會為今天能夠親眼看到真實的黑洞而感到無上的自豪。
黑洞視界
詩韻說:黑洞縱然強大,也永遠無法束縛引力波的自由,這其實何嘗不是我們人生面臨的困境,“那些殺不死我們的,注定會讓我們更強大”那些無法被束縛的力量,注定伴隨著傳奇的故事,走遍宇宙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