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這三種爸爸帶大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于孩子而言,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孩子的培養上,父親有著一種特別的力量。
孩子通過觀察父親的種種行為,以及與父親平日里的接觸,會形成自我認知,進而模仿,從而影響孩子自身的性別認知、智力培養和性格完善等。以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好的陪伴,是每個父親的責任。我們以往看過的親子綜藝都是父母帶著萌娃上節目,而這次,被爸爸們帶上節目的卻是已經成年的孩子,其中最小的也有19歲了。這5位爸爸中有演員、有歌手、也有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雖然職業不同,但面對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性:跟孩子不夠親密。在孩子最需要父親的那幾年,幾位父親由于忙都沒有陪在孩子身邊。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錯過了最寶貴的陪伴時光,以至于長大后,孩子在父親面前顯得生疏拘束。父親們想和孩子多說些話,哪怕是多幾句關心問候,也成了難事。《一路成年》的先導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在采訪信的女兒小丸子的時候,問及她對爸爸的評價,小丸子說:“他是一個挺嚴厲的爸爸,他就是很容易生氣,然后我就會很害怕,他比較少陪我,沒有什么共同話題,我們也不太常聊天。”
顯然,在小丸子的眼中,父親是嚴厲的,面對父親甚至會害怕,不敢去交流。父親孩子之間存在距離感,使得親子關系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孩子想和父親搞好關系,但每次想說出口時,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陌生又害怕的心理讓孩子猶豫,不敢向前。可見,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想要保持親密的關系,不僅僅依靠血緣為紐帶,更多的時候需要大家花時間去相處、了解、溝通和互動。“從小到大,都沒有跟她相處在一起超過一個禮拜吧~”
父女之間只有花時間相處溝通,才能彼此了解,父親能感受女兒的貼心與溫暖,女兒也能從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關愛。“我知道他的行蹤都是跟一般人一樣從新聞上知道的,我覺得我們還蠻不熟的?!?/section>
年幼時,缺乏父親陪伴的小丸子,由于和父親相處的時間短,很生疏;父親也因缺席孩子的成長,不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性……更有甚者,節目里,信在給女兒做飯時,竟完全不知道女兒不吃辣。我們都知道,只有親情與愛意兩者并存,才能使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和諧。父親和女兒的交流,可以讓女兒接觸到更好的榜樣作用,也更有利于親子關系的發展。作為父親,不僅要陪伴孩子成長,另外,學會給孩子“導航”也是每一個父親的責任與義務。相對于母親的“柔軟”教育來說,父親一般是果斷堅毅的,他代表了一種理性、獨立,并且具備了一定的規則。父親用自己的處事方式,將規則和獨立意識融入到生活,言傳身教地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正如《一路成年》中,梁家輝在平時教育自己雙胞胎女兒時,就教她們獨立,所以在節目組要求孩子們獨立動手做飯時,她倆熟能生巧,很快就完成了做飯任務。在孩子眼中,父母是萬能的,只要自己遇到困難,孩子總會第一時間找父母求助。人常說,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除了孩子要依賴父母,父母有時也可以試著依賴下孩子。節目里,有這樣一對父子——徐錦江和兒子徐菲。作為演員,徐錦江塑造過很多的角色,這些角色都深入人心,但誰曾想到,實力派演員竟然會對生活技能“一無所知”。一日三餐都要兒子安排,甚至多次打電話催促兒子回家……
徐錦江很依賴兒子,他會在兒子面前很真實地暴露自己在面對未知領域時的“恐懼”, 來尋求孩子的幫助。而恰恰是這樣,也成就了兒子的懂事,讓他變成一個有責任心、有孝心、有擔當的孩子,不僅鍛煉了他的自主意識,也更促進親子雙方的親密關系。父親懂得示弱依賴孩子,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對他以后的人際交往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個家庭和睦、父母恩愛的家庭里成長會更加幸福。一個家庭中只有父母先有愛,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孩子之間才能更好地增進親子關系,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所以作為父親,要懂得疼愛關心母親,記住:在家庭關系中,丈夫永遠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每次回家后,杜江總是先擁抱霍思燕,然后再去抱兒子。有的時候,當著兒子嗯哼的面,杜江也毫不避諱地親吻擁抱老婆。感受到爸媽的恩愛,嗯哼總是笑得格外開心,也更加愛媽媽。感情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它需要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理解去建立。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以后相處的時間還很長,即使現在不在身邊,以后也能彌補。但錯過就是錯過,再后悔也來不及。當孩子成年后,再來關心孩子,那時應該也晚了。父親有沒有花時間花心思陪伴孩子直接影響孩子是否幸福。所以,各位父親,做好孩子的榜樣,有空多陪陪孩子,多與孩子交流談心,偶爾也去試著依賴孩子,做個疼愛老婆的丈夫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