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什么是竇性心律不齊,就要先了解竇性心律如何產生的。
我們的右心房有一個控制整個心臟的“指揮官”——竇房結,它是人體正常心跳的發出點,也是“心臟起搏點”。
它可以自動、有節律的發出電脈沖,然后通過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依次傳達到心房、心室,指揮心臟的跳動。這種由竇房結引發的整齊的心跳,就是我們所說的竇性心律。
如果竇房結“亂指揮”不規則發放沖動,引起心肌細胞收縮節律不均齊,這種現象就是我們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
造成竇性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同的原因也導致竇性心律不齊需分類對待。
常見于兒童、青少年,多為生理性改變,如緊張、情緒激動、飲酒等。
這種心律不齊是由呼吸原因導致的。吸氣時,頸動脈竇及主動脈弓的壓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呼氣時,引起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減慢。
在體檢的時候,很多時候由于我們的過度緊張,或者剛剛活動后還沒有平靜,我們的心率偏高,其實不用特別擔心,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平靜后再次測量。
治療: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發生竇性心律不齊幾率較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不明顯,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多為病理性改變,常見于合并其他心臟病人群。
由于病患本身有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瓣膜病、心衰等心臟病,都可能合并竇性心律不齊。
治療:這種情況下,治療的關鍵不是心律,而是應該完善心臟的相關檢查,以早期診斷或排除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冠心病等器質性心臟病,早發現,早治療。
單純的竇性心律不齊如果不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通常不需要治療。
有些患者因為對竇性心律不齊的認識不足,看到結果后會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常常“病急亂投醫”。
預防竇性心律不齊的關鍵,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控制好情緒,多了解與之相關的科普知識,減少不必要的擔心,緩解心理壓力,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當然,如果癥狀加重或者出現心慌、胸悶、頭暈、乏力、暈厥、心絞痛等癥狀時,及時求助醫生,要警惕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