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事君說
最近,畫事君看到了幾件事情,都很魔幻現實主義,不寫下來簡直浪費。
第一件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有個在銀行大客戶部做事的朋友忽然發來一條微信,某某某你知道不,據說是個藝術家。
我說,額,不認識。
他說,我的客戶買了他一張畫,三百萬,直接打過去了,沒收據沒發票啥的,不會是騙子吧!客戶老婆現在很著急,于是我幫她問問。
咦,三百萬這種高端價位的當代畫家,竟然還有我不知道的?
我上網搜了一下,迄今為止只有6張作品拍賣紀錄,憑經驗判斷,這些莫名其妙拍賣行的記錄,多半都是做價錢,而且做得還很業余。
對方此時發來了三百萬購買的作品,一張寫實的孔雀,僵硬的造型,艷俗的色彩,大芬村里五百塊就能買到一毛一樣的。原作我就不放了,但效果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簡直辣眼睛~
人家錢都花了,我也不能說太絕,只好說,這是油畫,我不熟悉,但感覺不好。順手幫朋友個忙,我把作品照片轉發給了某大拍賣行的油畫部專家,問他,這種畫會不會有真正市場的啊?
少傾,他發來一條決絕的語音:這種價值和價格相差如此懸殊的作品,過去不會有市場,今后也不會有。
我說,唉,人家花了三百萬,你要說的這么絕嗎,還是溫和一點兒吧。
于是我回復大客戶部的朋友說:這么說吧,給我三萬塊,我能找來一毛一樣的,還凈賺兩萬九千五百塊。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同時發生了第二件事。他又問我,你知道某某嗎,一個國畫家,據說也很貴,好像是按平尺賣的,十多萬一尺,我的一個客戶現在非要把理財取了,去買他的畫。然后發給我一個微信鏈接。(圖文無關,但性質一樣)
我打開一看,里面的文字大概屬于收錢沒收到位,完全不走心的吹捧措辭:
“當代大寫意之代表者之一”……“近現代諸多大師藝術文脈,筆墨通達的當代傳薪者之一”……“最大的再傳弟子,最好的表達與成功者之一”……“他的成功讓我們對中國畫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他無疑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齊白石和八大山人”……接下來是該畫家高端牛逼大氣上檔次的抬頭十余個,高端牛逼大氣上檔次的倫敦巴黎日本臺灣展覽十余次,全國北上廣深各地展覽無數次。
你們都難以想象我敲下這段文字的心路歷程——我新買的蘋果電腦,千萬不能吐鍵盤上面。
然而本著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還是默默地打開了雅昌,搜了一下拍賣紀錄,有五百的,三千的,最高不超過五萬的,然后從這批記錄里,我認識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拍賣行的名字……以前感覺我已經算挺接近藝術市場了,然而此刻卻覺得自己如此孤陋寡聞…...
第三件事也發生在當天晚上。我的朋友圈忽然在刷屏一件事——某“書法家”,把自己的照片以及書法作品和大大P在了一起,聲稱自己受到了大大的接見,大大表示很喜歡他的書法。
“合影”我就不放了,大家懂的,但還是要給大家看一下“毫無PS痕跡”的手部特寫。
不作死就不會死,少傾,這個號直接被微信封了……
我以前覺得藝術圈是一個可高大上的圈了,文藝又多金,高貴又冷艷。然鵝經常有這樣的照片,深深撞擊著我的心靈。
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了當代王羲之廣告橫幅,嚇跪了。
這位大師仿佛在說,你拍完沒,趕緊拍完我還得回家給娃弄飯。
這位大師一邊咿咿呀呀呼呼扎扎,一邊把墨汁潑的到處都是,然后旁邊還有人叫好。(這位大師據說也能寫很好的傳統書法,但對他這樣的吼書我表示只能呵呵呵)
吼書
在這個美盲的國度,真是鳥大了什么林子都有,活久見每天都在刷新下限。我一直很納悶,這些人去擺個攤算命也能騙錢,為什么非要跟藝術發生關系呢,他們明明看上去一點都不藝術呀!直到有一天我在西安的書院門看到一個牌匾,“專收名人字畫”,忽然明白了。
名人字畫名人字畫,重點是名人,無所不用其極的吹捧也好,上位也好,審丑也好,搏出位也好,人家為的是把自己變成有名的人而已,成了名人,字畫就好賣了,這個過程,跟藝術根本沒關系。
大眾面對的,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名人字畫”時,你好意思跟我談什么藝術?
但你能說這個國度沒有藝術嗎?那些偉大的藝術,偉大的藝術家,藝術品,好的讓人心生敬意,但他們似乎和大眾不發生關系。
于是,在這個割裂的國度,很多真正懂藝術愛藝術的人,基本上都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喝茶畫畫,社交圈不超過20人。比如我認識一個收藏家,畫畫秒殺一眾當代藝術家,但他就是不給別人看。我有次很著急說,你不能這樣,這是給劣幣驅逐良幣助長氣焰!他想了想說,恩,你說的對,然而依然自己畫,不辦畫展,不出畫冊,連個朋友圈都不肯發。
我就問他為啥為啥,他說,我覺得我畫的還不夠好啊!不能拿出去丟人。
我忽然一下明白藝術圈為毛如此混亂了,很簡單,要臉的人不出面,不要臉的人卻到處招搖撞騙。
真正有水平的藝術家,就算畫的很好了,但他眼里還有明清諸家,就算能追上一點,前面還有宋元名家,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和古人的距離,也十分清楚“真正的好”是什么程度。而那些沒水平的,拿毛筆沾了墨汁涂兩筆,就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可以讓人吹捧自己是“當代齊白石和八大山人”——齊白石最煩別人拿他出名,估計做鬼都不會放過他。
所以真正好的藝術,這么多年來,似乎從來與凡人無關。尤其是經過幾十年的浩劫,審美水平已經被各種運動碾壓成渣渣——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藝術,變得無人關心,然后又被人以藝術之名,招搖撞騙,弄得滿身污跡,佛頭著糞。
后來很慶幸的一件事,是有了互聯網。
互聯網讓世界變平了——傳播的門檻降低了許多,誰都可以發聲。雖然骯臟的信息源也變得更多,但清潔的信息源也在增多。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你遇到了招搖撞騙的藝術家,不懂很可能被騙了,但互聯網時代,再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上網查一查,如果你不能做決定,你可以咨詢一下,讓大家幫你判斷。
這個過程中,造謠的當然有,但辟謠黨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不是只能干瞪眼被氣死。胡說八道的當然有,但良心寫文的也有,比如畫事君。國寶幫聚起來攻城略地,但真正專業從事藝術行業的人,也有自己的陣地,這塊陣地,在以前因為各種體制關系、系統關系、門派以及師徒關系,對大眾可是灰常封閉的,而現在因為有了互聯網,漸漸呈現開放之勢。
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最好的,匯聚最多正經專業人士的藝術網絡社區,就是在藝app。
中國有句老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在藝的創始人就是根正苗紅的藝術領域專業人士,原來是北京匡時國際拍賣的副總,而且是北大高學歷畢業,策劃多個重量級大展,聊起藝術理論那是口若懸河,邏輯嚴密。他的平臺創辦成立之后,很多大咖朋友紛紛入駐,看看在藝上的達人推薦,你就知道這里有多少牛人了。
當你進入這樣一個社區,這樣一個圈子,受騙的幾率自然就會小很多。以后再有誰跟你說自己是當代齊白石當代王羲之什么的,請你把他的作品圖片發一張到社區里,肯定會有人留言說,Please讓他有多遠滾多遠(很有可能這個留言者就是我呵呵呵)。
打擊騙子,普及藝術,人人有責,哦也。二維碼在下面,掃不掃隨你哦。
除了下載在藝app,當然還要盡量多看真東西、好東西,比如周末沒事去博物館、美術館逛逛,參觀一些大型展覽,比如龍美術館目前正在上海舉辦的「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就被公認為民間最好的宋元書畫展覽,現在免費參觀特展的機會來啦~
「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
免費觀展攻略
今天-2017年1月21日
下載「在藝」APP
↓
用「在藝」APP發布看展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