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掉發上期介紹了按摩生發穴,今天介紹下艾灸四個生發的穴位。
艾灸的原理和好處想必大家都了解了,重點是怎么艾灸。
我是買的艾灸罐,如下圖。在家艾灸很方便也很便宜,好處就是當我們找不到穴位具體位置時候可以盲灸。
艾灸的穴位:肝俞穴、腎俞穴、三陰交、涌泉穴。
四個穴位前一個月每個穴位艾灸60分鐘,休息兩天后,每個穴位45分鐘堅持半個月,再繼續休息兩天,每個穴位半小時堅持半個月。一個療程結束之后可以隔三差五的艾灸,當你堅持整個療程一定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注意事項,不要超過晚上九點艾灸,只要白天,別喝冷水,別在通風口艾灸。
四個穴位艾灸的原理,掉發和脾虛,腎虛,心情有關,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肝俞名意指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膀胱和腎相表里,也就
是說膀胱受腎管。膀胱經在人體經脈中是最長的一條經脈,腎與膀胱相表里,又與膀胱相通,膀胱的氣化有賴于腎氣的蒸騰。所以,腎的病變常常會導致膀胱的氣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數及排尿時間的改變。
足三里屬于足少陰腎經,為腎經經穴,也是所有艾灸必須的穴位,引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