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氣有順序 按這4步走把腎氣補滿
一、先疏肝化瘀
癥狀表現及原因:
1. 身上疼痛、腰酸腿軟可能是由于經絡不通
氣血不暢,導致肌肉
骨骼得不到充足的滋養。
2. 動不動有淤青說明體內有瘀血阻滯
氣血運行受阻,不能正常地濡養肌膚。
3. 悶悶不樂或急躁易怒是肝氣不舒的表現
現代人的不良生活習慣使得身體易受寒氣入侵
寒凝則瘀,瘀則堵
進而影響肝經氣血的運行,導致情緒失調。
4. 身上冰涼、宗筋不振則是氣血不通
陽氣不能溫煦四肢及宗筋所致。
調理建議:
參考柴胡舒肝散
柴胡舒肝散可疏肝理氣,活血止痛,幫助調理肝氣不舒的情況
二、健脾胃
癥狀表現及原因:
1. 容易累、身體乏力、精神不好是因為脾胃虛弱
不能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充分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
導致氣血不足,身體缺乏動力。
2. 吃飯不消化、體型消瘦則是脾胃運化功能失常
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使得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應。
3. 想法有但卻執行不了,可能是由于
脾胃虛弱影響了人的精神狀態和行動力。
調理建議:
六君子丸具有補脾益氣、燥濕化痰的作用
可改善脾胃虛弱、痰濕內生的情況。
歸脾丸則能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對于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乏力等癥狀有較好的幫助同樣
用藥需根據臨癥進行加減。
三、祛濕氣
癥狀表現及原因:
1. 身體沉重、頭重腳輕是濕氣重的典型表現
濕氣阻滯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清氣不能上升
濁氣不能下降,導致身體感覺沉重。
2. 少氣懶言是因為濕氣困脾,脾氣虛弱
不能推動氣血運行,使人缺乏活力。
3. 痰多、口干口苦口臭是濕氣在體內積聚
轉化為痰濕,影響了脾胃的運化和津液的代謝。
4. 陰囊潮濕則是由于下焦濕氣重,濕熱下注所致。
調理建議:
參苓白術散具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的作用
可幫助去除體內濕氣
二陳丸則能燥濕化痰、理氣和胃
對于痰濕內阻引起的各種癥狀有較好的幫助
用藥時應根據臨癥進行加減。
四、養腎氣
癥狀表現及原因:
1. 時間快、續航差、舉而不堅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腎主生殖,腎氣虛弱則性功能下降。
2. 既怕冷又怕熱、頭暈眼花
面色蒼白是腎陰陽兩虛的癥狀
腎氣不足,不能溫煦機體則怕冷
陰虛則生內熱,故又怕熱。
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是氣血不足
不能上榮于頭面所致。
調理方法:
根據腎虛的類型進行補腎
如腎陰虛可服用六味地黃丸等滋陰補腎的藥物
腎陽虛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等溫補腎陽的藥物。
在補腎的過程中,要注意適當補血,因為氣血相互依存
血能載氣,氣能生血。
當身體恢復到正常人水平時應及時停藥,避免過度補益。
總之,補腎氣需要按照先疏肝化瘀、健脾胃、祛濕氣、養腎氣這四個步驟進行,逐步調理身體,使氣血暢通,脾胃健運,濕氣消除,腎氣充足,從而達到補腎氣的目的。但在調理過程中,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和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