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華,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宜興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在課堂教學這片活土上,她潛心鉆研,精心打磨,100多節市級以上公開課,形成了“自主、合作、創造”的教學特色,成就了她精彩的教學人生;在學校管理這座內涵豐富的寶藏中,她從教導副主任、副校長,一路思索走來,用心經營,提出了“以人為本,以章導行”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了“思考型的管理者、智慧型的服務者”的管理風格,將學校推入了“寧靜致遠”的更高境界,不斷引領教師靜心治學,志存高遠,使學校走向內涵發展的廣闊天空……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篇》,寧靜是一種高遠的境界,用于學校管理,則指校長應盡可能摒棄紛繁世事的煩惱、東西南北風的干擾,不追名逐利,不隨波逐流,守住寂寞,緊緊抓住學校發展的關鍵點:教師、課堂、學生,彰顯人的價值,讓全體教師都有認同感、歸屬感,精心營造“以人為本,以章導行”的和諧管理氛圍,著力打造德藝雙馨的教師群體,深層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成長,在寧靜內斂、波瀾不驚的過程中,靜靜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從而實現學校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寧靜是一種心態。心態是客觀事物映照于自身所引起的感受和心情。同樣面對沙漠中的半杯水,樂觀者會驚喜:還有半杯呢!悲觀者會哀嘆:只剩下半杯了!擁有良好心態的人能夠始終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笑對人生。校長的寧靜,是一種優雅,遠離塵囂和喧嘩,從容、淡定,不刻意,但也不隨意;有追求,但決不強求。守住心中的目標——對教育本真的追求,努力去做,毀譽由人,寵辱不驚。我是一位安靜的校長,除了開會、出差,我總在校園里,總在課堂上,不是在自己的課堂、就是在別人的課堂,靜守著學校這方小天地,在教育這塊沃土上悉心播種,辛勤耕耘。校長內心的沉靜和對課堂的沉浸,能營造書香校園獨特的寧靜,讓每一位老師體會到課堂的重要,享受到課堂的樂趣。校長不但要經常聽課,更要堅持上課,我各年級、各班級都在上,達到了提升自我、帶培教師、了解學生的多重效果。潛心課堂、鐘情校園的校長也許會失去很多浮華的快樂,但從這份清淡和不事張揚中收獲的,應該更多,更豐厚。校長的寧靜,還來自于對權力的深層理解。雖然是學校的最高決策者,但校長要有一顆平靜、細致的心,把樂于傾聽、善于思考作為處事的重要方式,坦然面對來自各個層面的不同聲音,細心加以甄別。我們推行重大決策集體商議制,因為民主、寬松的管理氛圍,更能形成一種百家爭鳴、學術自由的風氣,而這種精神上的自由是從事教師這一富有創造力的職業最難能可貴的優秀品質。校長要明白,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要讓每一朵花綻放獨特的美麗是校長的良好心愿,也是一份責任。
寧靜是一種執著。執著就是孜孜以求,永不言棄。課堂是實現教師自我價值的主要舞臺。學校要充分依托內部資源,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群體的優勢,創建學習共同體,為教師選購經典的教育理論書籍,經常組織教師們與大師對話,進行沙龍討論,在碰撞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要使每一位老師都把每次活動當作一次很好的歷練,使課堂教學的扎實而不失靈動,大氣而不失精致成為他們的自覺追求;而對智慧課堂的傾心追求,又成為他們勇敢探索的不竭動力。在扎實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和教師一起,靜心思考,潛心研究,精心策劃了人人皆有機會的“抽簽上課”、面向各個學科的“學科擂臺賽”、把10年校慶與“金秋之約”大型學術活動完美結合、把全省20多位專家、特級教師請來舉辦高品位的“智慧教育”論壇活動……這些,都遠離浮華,在校園中靜靜開展。就是在一次次的精心錘煉、細心打磨中,老師們且思且行,且行且思,修煉出了內功,豐富了內涵。以靜促動,學習和反思促進了教學理念的提升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靜極思動,厚積才能薄發,于是,就有了在省、市級各級各類教學賽事中的豐厚成果。因為有了那份虔敬和執著,雖然磨煉的過程寂寞而漫長,但收獲了課堂上的游刃有余和揮灑自如,再艱辛的等待,老師們也甘之如飴。
寧靜是一種情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一位母親,我深情地愛著我的孩子;作為一位老師,我們應該明白每個學生承載著家庭的希望和夢想,真誠地關愛每一位孩子,把孩子培養成立體的、生動的人,是對家長、社會的承諾,更是學校的責任。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面對純真無邪的孩子,怎樣使每一位老師懂愛、善愛,發自內心主動去愛,以愛贏得愛和尊重,營造“親其師、信其道”的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以愛喚起愛。向善、趨同是人的天性,用積極的輿論、校內外師德標兵、二實小形象教師的感人事跡來感染教師,用亞米契斯《愛的教育》理論來武裝教師,用學校多種形式的獎勵來激勵教師。“關愛學生,從最后5位抓起”不是口號,是老師們自覺的行動。因為心中有愛,就會寬容地看待學生成長中的錯誤,就會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就會耐心地等待每一朵花兒的開放。課堂安靜,思考更多更深入;心情平靜,輔導更細更耐心;舉止嫻靜,師愛更真更深沉;內心沉靜,得失更淡更悠遠。教師潛心課堂,用心學生,學生專注課堂,專心向學,師生心心相印,和諧共進,期末,看到老師們欣喜地領取“補差輔導獎”,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為之付出的辛勞,看到了孩子們的微笑。
寧靜終能致遠。校長的“寧靜”,使學校不受干擾地走準、走穩自己的發展之路,使學校越辦越好;教師們的“寧靜”,使他們能守住自己精神的家園,潛心治學,痛飲教育的滿杯,越做越優;學生的“寧靜”,使他們能感悟更多的深情和關愛,收獲更多的成功和快樂,在人生道路上越飛越高。
(來源:思想者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