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黃老師談信念和信仰
我們怎么去修改潛意識的程序?從意念堅定開始,反復的堅持它,我們意念堅定,意念就會變成信念,信念堅定,信念以后就會變成信仰。那就達到了從有意識層面進入到潛意識層面,再到無意識層面的功效,我們這幾個意識就和諧一致了,污染就清除了。
我講過污染有時候不是干凈不干凈的問題。干凈不干凈只是第一步的污染,還有就是無序,一大堆漂亮的東西放在一起,但雜亂無章,毫無美感,所以說,無序它也是污染。它也會影響你的整個思維,影響你的準確率、效率。就像我們編程序一樣,每條命令都是對的,但是組成程序,它就整合不到一起來。所以我們說,我們哪個信念我也對呀,哪個觀念我也對呀,但還是問題多多,這并不是具體的哪個觀念對不對,而是形不成一個可行運行有效的程序。其實在某個層面上,某個思想觀念、觀點不一定不對,但是一放到大局上來,它們沒有這種層次性,沒有有序性,所有就沒有效力。我們老祖宗說陰陽五行要擺到各個位置上,還有研究周易的都知道,九宮八卦,奇門遁甲里邊有九宮八門這么一些說法。中國人看問題有一個整體性,各個部分各得其位,各司其職。有些觀念是不錯的,只是擺錯了位置。還有一個時序性,前后順序也不能錯。例如在現(xiàn)代化的加工廠里,每一道工序它是有前后順序的。順序錯了,那整個生產線就沒法運行。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不斷的通過學習,不斷的明道理,相互交談,得到感悟,其實也就是重新搭建我們的知識架構,我們知識架構變得有序以后,我們就會形成一些根本的東西。這個就是思維的方法,做人的原則,對世界一些根本東西的認識,我們就固定下來了,這些東西就是我們的信念。到了信念以后就會變成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對整體來說的,比方說對宗教的信仰就是對整個系統(tǒng)的一個認可。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說,我覺得xx老師說的這個很有啟示。上次我談到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關系。咱們不斷完善,不斷探討。
西方的一些概念,我們用傳統(tǒng)文化來解釋,就能夠和我們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修心養(yǎng)性怎么來修?西方的很多學說在術的層面,術是可以幫助我們去合道的,沒有術,道是沒法展現(xiàn)的,所以通過學習別人的科學文化知識,來加深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不同層面,大家一鍋粥的談就容易混亂。老子、孔子講的都是道,老子偏重于自然,孔子偏重于社會。其他很多學派都偏重于在術的方面的應用,所以諸子百家中沒有一個人反對道。道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諸子百家沒有一個人敢說道不對。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還專門解過老子,包括儒家等其他學派都對道沒有爭議。這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東西,可能從三皇五帝那就已經(jīng)形成了。
前兩天剛看了一篇文章,很有啟示作用。在老子孔子那個時代,諸子百家的時候,其實儒家沒有成為儒家,道家沒有成為道家,大家都是求道,在探索世界的本質,探索治理國家的一些方法。大家都是奔著這個去的。所以有一些東西,我們用傳統(tǒng)文化了解清楚了,就可以幫助我們現(xiàn)代的人來修心養(yǎng)性,從思路上、根源上去找到一些營養(yǎng),確實先人的思想很有智慧,對我們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方走的是另一條道路,它從理性方面去推理得到了很多東西。人類文化的兩大主線,一個是以修養(yǎng)就是直覺文化為主線的東方文化,一個是理性以邏輯推理為主線的西方文化。但是西方的理性里面離不開直覺,東方的直覺里面離不開理性。就像道家說的陰陽魚,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相互激蕩。人類整個文化的發(fā)展在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我認為現(xiàn)在是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互融為一體的時代。
我們大家敞開思路,解放思想,我們真正的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學到以后應用到我們生活中得到快樂,這就是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