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再看一遍星爺的《食神》,就會發現其中的諷刺意味:
有些飯館里的菜,賣相雖然越來越漂亮,但掩蓋不了違背初心的真相,食客們才會有類似“蘿卜沒挑過、豬血松噗噗、豬皮沒嚼頭、魚丸既沒有咖喱味又沒有魚味、大腸還帶shi”的糟糕體驗。
或許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做飯,每天花點時間為自己、為家人做幾道健康、營養又衛生的家常菜,也算是回歸了做飯的初心——關懷與愛。
可讓人怎么都沒想到的是,翻滾的炒鍋、飄香的廚房,甚至每天都用的調味料里,都藏著傷身又致癌的隱患,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招。
除了做菜高油高鹽高糖等錯誤方法,小樂今天給大家講些新鮮的。這些雷區,幾乎每個家庭都中招了。
一、要命的做菜方法
1
炒菜時才打開油煙機,炒完了馬上關掉
咱們中國人做飯講究“鍋氣”,幾乎頓頓都離不開煎、炒、燉、炸。高溫烹調下,會產生大量油煙。油煙中含有不少有害物質,不僅摧殘皮膚,入侵呼吸道,時間長了還會致癌,真不亞于天天暴露在霧霾環境中。
國內外已經有研究證明:對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的中老年女性來說,患上肺癌的風險比其他女性番了2-3倍,而且擔任家中“大廚”的職位越久,每天炒菜次數越多,風險就越大。
在臨床上,不吸煙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一半多長期暴露在廚房油煙下。
圖源:pixabay.com
除了掌勺的女性,愛做飯的男人、飯店大廚都有風險。
這是因為油煙里的有毒煙霧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長期如此,呼吸系統細胞組織受到損傷,患上肺癌的可能性變大。
想最大程度避免這個問題,得記住“35原則”:
即倒油炒菜前3-5分鐘就把油煙機打開,炒完菜之后別急著關掉,3-5分鐘內讓油煙機繼續工作一會兒,同時關上廚房門,打開廚房窗子,讓有害物質完全排出。
圖源:pixabay.com
2
油冒煙了,才把菜倒進鍋里
和老一輩用的粗榨油不一樣,現在市面上的油都是經過了精煉,剔除了大量容易冒煙的雜質,煙點比以前高不少,沒有以前那樣容易冒煙。
所以長輩們傳授的“等油冒煙了再下菜”的方法,真的不合適,也有些傷身了。
等現在的油冒煙,油溫起碼得130℃-1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00℃,此時下菜、下肉,不僅破壞營養,還會讓蛋白質、脂肪、碳水等發生異變,產生致癌物。
圖源:pixabay.com
小樂建議大家這樣做:除非做菜步驟有特殊要求,不然一律在鍋燒熱一些后,倒入冷油,直接下菜。其次,還可以用水煎的方法炒菜,即先放少量油,油溫變熱一點后倒入菜,等菜里的水分滲出后,蓋上鍋蓋,轉中火,利用鍋里的蒸氣把菜燜熟。
3
習慣用大火,炒菜溫度高
炒菜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產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
「丙烯酰胺」被國際癌癥機構列為2A類致癌物,尤其在一些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餅干、白面包等,經過煎炸、烘烤烹飪(溫度>120℃)后,含量遠超世衛組織規定的安全限值。
圖源:pixabay.com
「丙烯酰胺」能通過皮膚、黏膜、呼吸道、胃腸道等進入體,對呼吸道、肺、消化道、腎、肝、膀胱等造成傷害。
所以炒菜盡量少用大火,控制溫度和時間,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
二、危險的做菜原料
1
愛用未經過精煉的土榨油、毛油等
不少老人家總愛去私人榨油坊買油,覺得這些油不僅便宜不少,還更天然、健康、味道香。
可事實總會打臉——這些沒經過精煉的油,不僅雜質多、煙點低、油煙大,更容易產生致癌物,原料上也得不到保證。
你咋知道私人油坊的老板,用的一定是好原料?就憑幾年的交情,別人就不會做手腳了?
土榨油、毛油因為「黃曲霉素」嚴重超標而上新聞、被監管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發生了。「黃曲霉素」是最“臭名昭著”的一類致癌物,肝癌等癌癥與它脫不了干系。
圖源:pixabay.com
2
放了太久的香辛料
花椒、八角等香辛料買回家,短時間吃不掉,一旦放置久了,就會產生一種叫做「黃樟醚」的有害物質。
「黃樟醚」危害人的肝臟、腎臟和神經中樞,甚至會誘發內臟病變。所以買回家的香辛料,最好盡快吃掉,或者一次少買點,縮短儲存時間。
圖源:pixabay.com
三、高危的廚房用具
1
油壺和油桶
不管是買來分裝食用油的油壺,還是直接從超市拎回來的油桶,只要1-3個月不清洗,全家人的肝都會跟著遭殃。
油壺和油桶用的時間長了,內壁會掛滿油漬,這些油漬滿是“哈喇子”味兒,有的甚至還變成了黃黑色、暗黑色的油點,這都是油脂酸敗后氧化產生的氣味和物質,桶里剩余的油也會受到污染。
酸敗的油里有大量的自由基,吃進人體后,需要肝臟代謝,加重了肝臟負擔,損傷肝臟功能。
圖源:pixabay.com
小樂建議大家每次買油時少買點,同時準備分裝小壺,玻璃材質的最好。小壺里的油吃完了,就洗刷、晾曬一次,再倒入新油,不要新油、舊油混吃。平時也別把油壺放在灶臺邊,因為灶臺的高溫會加速油脂的酸敗氧化。
2
久不清洗、更換的砧板和筷子
前陣子,北京電視臺某節目曝光了一個案例:北京的一家四口因為一樣廚房用具,全部患上癌癥!
這件廚房用具就是砧板。
2013年,北京某女士被查出患上癌癥,緊接著,她的爸爸、哥哥等一家四口全部因為癌癥相繼患癌去世。
這個可怕的案例讓醫生震驚,便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分析,最終找到了讓全家人陷入夢魘的元兇——廚房里的砧板。
圖源:pixabay.com
醫生在女士家里用的砧板上,發現了大量的黃曲霉素,筷子上也不例外。
小樂在上文也提到了「黃曲霉素」,這家伙算得上是廚房里最傷人的“致癌大戶”。
#黃曲霉素
它是目前人類所知的最強生物致癌劑之一,與多種癌癥強相關,早在1993年就被世衛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一組數據能告訴你它有多可怕:
致癌劑量只需要1毫克,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直接導致一位成年人斃命,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而女士家里的砧板從不刷洗、更換,甚至生熟食共用,全家人的性命自然終日、常年暴露在「黃曲霉素」的威脅下。她家的木筷子也從不晾曬、更換,也是布滿了黃曲霉素。
這貨看不見、摸不著,最喜歡在28℃-38℃的環境里滋生,喜潮濕,很難纏。除了廚房用具,發霉的水果、堅果、玉米等食物里也有它的身影。
圖源:pixabay.com
很多人都覺得高溫蒸煮和暴曬能干掉黃曲霉素,可很遺憾,只有280℃以上的超高溫才能完全滅掉它,平時用開水刷洗、蒸煮或者暴曬,依然會殘留不少。
小樂建議大家每天用洗潔劑認真清洗砧板,然后晾在通風處,不要放在水池邊,洗干凈后不要用抹布擦,每半年最好更換一次,生熟各準備一個,家里有嬰幼兒的,也得給孩子單獨備一個。
筷子的使用、養護方法也差不多,最好選食品級不銹鋼制成的,放在通風、漏水的筷子筒里,如果用竹筷子、木筷子,每3-6個月換一次。
廚房里的這些小細節,可千萬不能大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守護好家人的胃和健康。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