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果樹
在我國北方地區,露地栽培草莓一般在4—5月成熟上市。草莓漿果不耐貯存,而且供應期短,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在設施條件下對草莓進行半促成、促成和抑制栽培,可使其成熟期從10月延續至翌年6月。因此,近年來草莓設施栽培發展迅速。
品種選擇
在草莓設施栽培中,品種的選擇很重要。草莓品種不同,休眠期也不同,在不同條件下適應能力也不同,致使結果有早有晚,產量高低也不相同。因此,生產中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栽培形式和栽培目的選擇設施栽培品種。在品種選擇上總結起來應考慮以下幾點。
1
栽培形式
在設施栽培中,采用早熟促成栽培時,應考慮休眠淺的品種,如豐香等;半促成栽培一般選擇休眠較深的品種,如全明星和哈尼等。
2
地區適應性
不同品種在不同地區表現也不一樣,應選擇在本地表現最佳的品種。在南方地區,冬季時間短,溫度也較高,夏季高溫、濕度大,應選擇暖地品種;在北方地區,應選擇休眠期較長的耐寒品種。
3
栽培目的
以鮮食為主時,應考慮果實的風味和果形;以就近銷售為主時應把品質放在第一位考慮。
4
品種搭配
草莓雖然自花結實能力強,但搭配1~2個授粉品種可提高產量。
優良品種
1
紅顏
植株長勢強,株態較直立。葉片大、綠色,葉面較平。兩性花,花冠中等大,花托中等大,花序梗較粗、長,直立生長,高于或平于葉面。每株著生花序4~6個,每序著花3~10朵,自然坐果能力較強。一、二級序果平均單果重26g,最大單果重50g以上。果實圓錐形。果面深紅色、富有光澤,果面平整,種子分布均勻,稍凹于果面,黃色、紅色兼有。萼片中等大、較平,貼于果實,萼片茸毛長而密。果肉紅色,髓心小或無、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果肉較細,甜酸適口,香氣濃郁,品質優。對草莓炭疽病、草莓灰霉病較敏感。
2
章姬
果實長圓錐形、淡紅色。果個大,畸形果少,一級序果平均40g,最大果重130g,果色艷麗美觀,柔軟多汁,味濃甜、芳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休眠期淺,適宜禮品草莓和近距離運銷溫室栽培。畝定植8000~9000株,畝產量2t以上。章姬缺點是果實太軟,不耐運。
3
全明星
植株生長勢強,株態較直立,葉片較大,葉色深綠,葉面平展。果實圓錐形,果面鮮紅色,有光澤,果個大,整齊美觀,肉質細膩,風味酸甜。果面和果肉的硬度都很大,耐貯運性極強。鮮食和加工兼用品種。休眠較深,中晚熟,豐產性強。匍匐莖抽生能力中等。適應性強,耐高溫、高濕。抗草莓黃萎病和和草莓紅中柱根腐病,較抗草莓白粉病和草莓灰霉病。適合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
4
艷麗
艷麗草莓是以08-A-01為母本、櫪乙女為父本雜交育成。果實圓錐形,果形端正,果面平整,鮮紅色,光澤度強。種子黃綠色,平或微凹于果面。果肉橙紅色,髓心中等大小,橙紅色,有空洞。一級序果平均單果重43g,風味酸甜適口,香味濃,含可溶性固形物9.5%,耐貯運。植株健壯,抗病性強。適合日光溫室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
育苗準備與繁育方法
設施栽培苗很關鍵。首先要根據栽培形式選擇品種,其次選壯苗。壯苗的標準是:苗無病蟲害,有較多新根,根頸粗度在1cm以上,至少有4片展開的葉,中心芽飽滿,葉柄短粗,葉色濃綠。草莓育苗可有多種方法,最理想的繁育方法是組織培養,繁育無毒苗。最常用的方法是匍匐莖分株法和新莖分株法。
常規育苗技術
1
選擇良種母株
根據設施栽培對苗木的要求,首先要選擇生長健壯的苗作為育苗母株,并于秋季或春季定植在苗圃中。
2
整地、作畦與栽植
育苗圃應選擇地面平坦、土質疏松、排灌方便、有機質豐富、光照良好的塊地。作畦的標準是畦寬2m,長度根據地形而定。栽植時在畦中央栽1行,株距50cm。
3
苗期管理
定植成活適當煉苗。春季現蕾后及時去除花蕾、去老葉。匍匐莖伸出后應將其均勻順開,以防混交在一起。
栽植技術
1
選擇設施園地
草莓喜光、喜水、喜肥,但不耐澇。因此,設施園地應選擇光照充足、排水方便、地面平坦的地塊,要求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好、地下水位較低,以沙壤土和輕壤土最好。切忌選在風口、雹帶及光照不足的陰坡或半陰坡。
2
整地、施肥和作畦
在草莓種植前須把地面平整好,施足底肥。施肥應結合翻地進行。整地后打壟作畦。畦一般整成南北走向的高畦,畦頂寬40cm,底寬60cm,高20~25cm,畦與畦中心距離90~100cm。
3
定植
定植時要求弓背向外,這樣將來長出的花序都順在畦背的外側便于管理,同時可減少病蟲害。
栽培方式
1
栽培方式
促成栽培是指自然條件下草莓完成花序分化后,在進入休眠之前,人為給予高溫和長日照,抑制其休眠,使其繼續生長發育,達到提早開花結果、提早上市的一種栽培方式。促成栽培應在草莓休眠前10月進行保溫。所用品種必須是休眠淺的早熟品種,如春香和豐香。促成栽培是在冬季最寒冷的季節進行的,需建造保溫性能較好的溫室,甚至需要加溫。因此投資較大,難度較高,技術性較強,但草莓12月上市,價格高,經濟效益大。抑制休眠的措施同解除休眠措施一樣,必須在保溫開始以后給予高溫、長日照和赤霉素的處理。
2
環境調控技術
1
休眠期的抑制
在促成栽培中,溫度的控制除了要考慮休眠的抑制,又要考慮花芽的繼續分化,尤其是要保證花芽分化的順利進行。從10月下旬開始給予16h的光照,既能抑制休眠,又能使花芽分化良好。光照中斷和間歇照明起到16h光照同等作用。赤霉素施用濃度因休眠深淺而不同。對休眠淺的品種,赤霉素處理效果較明顯,一般第3d可用肉眼觀察到,當出現葉柄伸長,葉面積擴大可停止使用。
2
溫度和濕度管理
在保溫初期,為了加速葉的生長,盡快增加葉數和葉面積,應盡快將溫度升上來。白天溫度達到30℃左右,一般不超過35℃;夜間最低溫度在8℃以上,保持10℃左右。保溫初期,濕度在85%左右。在開花期間濕度應嚴格控制在30%~50%。果實膨大期,濕度在60%~70%。
栽培技術管理
1
肥水管理
設施栽培條件下,草莓果實膨大、生長成熟期都需要水分和養分,肥水管理十分關鍵,尤其是前期旺盛生長已經消耗了大量養分,如果施肥不及時,會使葉片同化能力減弱,植株生長衰退,影響產量和質量。噴施氮磷鉀復合肥。保溫初期溫度提升快,植株需水量大,故土壤易缺水。但在設施內,土壤表面顯示很濕潤,往往使人產生不缺水的假象,因此及時澆水是必要的。一般采收第1次果前后不需要澆水。
2
植株管理
1
去除老葉和地膜覆蓋
保溫后要將老葉去除,只留下2~3片新葉,并在鋪地膜前澆水和除草,修整畦面。地膜覆蓋既能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降低室內溫度,同時還可以防除雜草,降低地下害蟲對果實的危害。
2
摘除匍匐莖和側芽
除頂芽外,留最上部2個腋芽,下部腋芽全部摘除。在密植情況下,也可只留1個腋芽。摘芽應早不應遲,一般在出蕾前進行。
3
疏花疏果
開花結果后,要計劃留果,以提高果實品質。如果花序過多可疏弱花。摘除畸形果和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