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之前談到了查找債務人財產線索的各種方法,只要找到了債務人的財產,我們就有機會實現債權的回收。但是,如果沒有找到債務人的財產,還有其他辦法嗎?
根據筆者的經驗,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嘗試通過法律手段增加新的還債主體,只要新的還債主體有財產,也有機會實現債權的回收。本篇文章介紹的就是,當債務人是自然人時,我們如何讓其配偶來還債。
1. 起訴時一同起訴債務人配偶
社會生活中,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往往只是與夫妻一方簽訂了借條,債權人起訴時因為沒有訴訟經驗,往往也只是起訴了夫妻一方。
實際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只要債權人能夠證明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借條是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這個債務就可以被法院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也就是說債務人的配偶也要還款。
2. 執行后另案起訴債務人的配偶
若我們漏掉了起訴債務人的配偶,但案件已經執行,那怎么辦呢?
根據我國目前執行方面的法律規定,在強制執行程序中暫無法直接追加債務人的配偶為被執行人,司法實踐中的做法是債權人可以另案起訴債務人的配偶。
另案起訴時,債權人需要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該借款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產經營。“用于共同生活”是指通常情況下必要的家庭日常消費,主要包括正常的衣食、日用品購買、子女撫養教育、老人贍養、醫療等各項費用,是維系一個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須的開支。“用于共同生產經營”的認定則在目前司法實踐中尚存在一些爭議,如何去證明,囿于本文的篇幅,筆者在此不詳細論述。
3. 執行中直接查封債務人的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通過上述方法無法增加債務人的配偶為還款主體時,對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我們還是可以執行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我們要根據婚姻法中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相關規定去判斷該財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并搜集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共同所有財產】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我們將搜集的共同財產證據提供給執行法官。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四規定:“對被執行人與其他人共有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雖然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這些財產,但是并不代表法院就可以直接執行。
夫妻的共同財產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一人一半,還是需要通過合法的途徑確定夫妻雙方在共同財產中的各自份額后,法院才可以直接執行債務人的財產份額。
那么如何確定夫妻雙方的各自份額呢?這里有以下三種方法:
1、共有人協議分割共有財產,并經債權人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有效。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夫妻都沒有財產分割的協議,但我們可以請求法院詢問夫妻雙方的意見,若夫妻雙方對各自份額有一致的意見,且債權人也認可的,法院可以執行債務人的財產份額。
2、夫妻一方提起析產訴訟,通過法院判決的方式確定夫妻雙方的財產份額。
若夫妻雙方沒有財產分割的協議或者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可以要求夫妻一方提起析產訴訟,通過法院判決的方式確定夫妻雙方的財產份額,但是現實中很少有夫妻會主動提起訴訟。
在一些地區,涉及到夫妻的共同房產的,法院直接整體將房產拍賣,迫使債務人的配偶提起析產訴訟,從而達到確定財產份額的目的,雖然整體拍賣夫妻共同財產并無明確的法律依據,但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債權人代為提起析產訴訟。
代位析產訴訟是指法院民事強制執行過程中,在債務人與他人享有共有財產而不主動析產清償債務的情況下,由債權人依法代替債務人提起的析產訴訟。
雖然需要再提起訴訟,會增加債權人的成本和麻煩,但是當遇到債務人配偶的財產要轉移或者被其他案件執行時,債權人通過提出代位析產訴訟,至少可以查封債務人配偶的財產,防止財產轉移,或者阻止債務人配偶財產被執行。待代位析產訴訟判決生效后,或許還能分得部分財產,最終實現債權的回收。
因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許多債務人配偶即使離婚,也還是被負債,這讓許多人憤憤不平。但是,根據筆者的辦案經驗及所見所聞,更多的卻是債務人與配偶假離婚轉移資產逃避債務的案例,他們打著離婚的旗號,干的卻是侵害債權人利益的事情。
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出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將由債權人承擔,這無疑增加了債權人追債的難度。筆者雖然同情無辜被負債的債務人配偶,但也憤慨以配偶做掩護的逃債者。
最后,筆者從追債者的角度總結一句話:
不管能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先把其配偶告上再說;不管能不能執行夫妻共同財產,先查封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