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唐太宗把突厥人打得嗷嗷叫,實際上突厥人也建立了很多非常牛掰的集團。東突厥、西突厥這兩大集團被唐朝滅了以后,突厥人在東方的生存空間基本上被壓縮干凈了。
沒地方可呆了,那該咋整?只能向西遷徙了。正是西遷之后,突厥人和中亞、中東等地的人逐漸融合在了一起,就跟開掛了一樣,又建立了一堆著名的軍事集團。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公元11世紀的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人早年是烏古斯葉護國的成員,他們居住在哈薩克斯坦的中亞大草原上。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坦,可塞爾柱家族和當地統治者發生了利益沖突,這日子是沒法過了,因此塞爾柱家族索性帶著族人繼續向西遷徙。
再往西,那可就是深受阿拉伯帝國所影響的伊斯蘭腹地了。因此塞爾柱人在遷徙到伊朗的薩曼王朝時,也緊跟潮流,信奉了伊斯蘭教遜尼派。沒法子啊,在人家地盤上混,總得給人家點面子才行。
公元962年,塞爾柱人還沒發家致富,另一支突厥隊伍卻先起來創業了。突厥人建立伽色尼王朝,以風卷殘云之勢,席卷了整個伊朗高原,很快取代了薩曼王朝,成為了波斯的統治者。
他們依舊以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為宗主國,也因此伽色尼王朝的君主得到了蘇丹的稱號。算是在伊斯蘭世界站住腳跟了。
塞爾柱人看著眼紅啊,但是實力還不夠,因此他們只能轉而給伽色尼王朝打工,幫助帝國守衛北部邊疆。打工仔好好攢錢,總有一天可以自己出來做老板。畢竟他們是看著自己的新老板是如何一點點做大做強的。
公元1030年,趁著老蘇丹過世的機會,塞爾柱人果斷奪取了伽色尼王朝的幾座城池,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小集團。
公元1037年,塞爾柱克的孫子圖格魯克占領了伽色尼王朝的大片地盤,從而建立了塞爾柱帝國。那時候無論是伽色尼王朝還是之前的老東家烏古斯葉護國,都不是塞爾柱帝國的對手,他們喪城失地的同時,卻不斷養肥了塞爾柱帝國。
此時就連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也不得不承認塞爾柱帝國的實力,只好也將圖格魯克冊封為蘇丹,名義上塞爾柱帝國也成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旗下的諸侯了。昔日那些老東家們,全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就算是這樣,塞爾柱帝國的蘇丹圖格魯克還不滿足,那么他接下來要干點什么呢?
圖格魯克的夢想是星辰大海,很明顯,當時塞爾柱帝國的軍事實力太強,要是不好好利用豈不是浪費?因此公元1054年,圖格魯克很快起兵拿下了阿塞拜疆,震驚整個阿拉伯帝國。
那時候的阿拉伯帝國處于諸侯林立的狀態,不過論實力,還是最新崛起的塞爾柱帝國最為強勢。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卡伊姆意識到塞爾柱帝國的實力以后,立馬邀請圖格魯克出兵巴格達。
為啥呢?因為阿拔斯王朝是個典型的遜尼派王朝,而當時巴格達附近卻被一幫信奉什葉派的波斯人統治著,這幫波斯人在巴格達建立了布韋希王朝。
阿巴斯王朝自己沒本事搞定布韋希王朝,只好把塞爾柱帝國喊來幫忙,畢竟名義上他們是君臣關系。圖格魯克很給力,趁著布韋希王朝內訌的機會,果斷出兵,一舉攻入巴格達,滅掉了這個什葉派的王朝。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卡伊姆別提多高興了,甚至將塞爾柱帝國當成了阿拉伯帝國的大救星。豈不知,卡伊姆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在圖格魯克的威逼之下,哈里發不斷抬高塞爾柱帝國的地位,甚至將圖格魯克封為東方與西方之王。好家伙,圖格魯克一眨眼功夫,就成了阿拔斯王朝的實際控制人,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至于哈里發卡伊姆,引狼入室,瞬間成了個傀儡。
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基本和塞爾柱帝國重疊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也是很多人看這段歷史時比較混亂的原因。因為一會兒是塞爾柱帝國發號施令,一會兒是阿拔斯王朝出來作秀,其實背后的老大都是塞爾柱人。
那時候的阿拉伯帝國已經走向衰敗了,所以說塞爾柱人控制了這個帝國以后,其實并不滿足。尤其是對隔壁的鄰居拜占庭帝國,他們早就有了想法。
拜占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這個從公元395年從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國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自然也就擁有非常多的財富。如果能搞定這個國家,那塞爾柱帝國的未來,才會前途無量。
因此從公元1064年,塞爾柱帝國開始入侵拜占庭帝國,他們先拿下了亞美尼亞省的首府阿尼,隨后又攻占了敘利亞北部的阿勒頗。他們的勢力范圍一路擴張到了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
這可把拜占庭帝國給氣壞了,公元1071年,拜占庭帝國的皇帝麥紐斯帶兵前來討個說法,雙方打了一架,結果塞爾柱人不僅擊敗了拜占庭的軍隊,還俘虜了他們的皇帝。一度導致拜占庭帝國瀕臨滅亡。而土耳其東部地區,也落入了塞爾柱人之手。
為了更好地進軍拜占庭,塞爾柱帝國將部分突厥人遷徙到了土耳其,在這里建立羅姆蘇丹國。相當于是塞爾柱帝國,為了開拓土耳其市場,在土耳其開了一家分公司。
別以為只有拜占庭吃了塞爾柱人的虧,就連當時不可一世的埃及法蒂瑪王朝,也沒討到好處。法蒂瑪王朝是什葉派王朝,他們拿下了圣城麥加、麥地那以后,一直不承認阿拔斯王朝的正統性。
可阿拔斯王朝又沒能力搞定法蒂瑪王朝,這事兒就這么耽擱了下來。直到塞爾柱人成了阿拔斯王朝的實際控制者以后,情況終于改變了。
塞爾柱人可不慣著法蒂瑪王朝,他們是正兒八經的遜尼派信徒,和什葉派是死對頭,干就完了!因此塞爾柱人在收拾完拜占庭大軍以后,順帶著又把法蒂瑪王朝揍了一頓,并且從他們手里奪回了圣城麥地那和麥加。
這時候的塞爾柱人,內心是這樣的:
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無敵是多么,多么空虛。
11世紀末期,塞爾柱帝國迎來了他們的巔峰期,這時候的塞爾柱帝國掌握著4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向東抵達新疆,向西抵達土耳其和敘利亞,向南抵達阿拉伯海,向北抵達高加索地區。
說實話,這個問題是中亞、中東若干王朝的通病。中亞非常強大的帖木兒帝國,就是在帖木兒死后,兒孫們爭奪大位引起內訌,從而走向衰敗的。
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也是因為薩拉丁死后,他的弟弟和兒子們把帝國給瓜分了,才導致阿尤布王朝走向分裂的。
同樣,1092年,老蘇丹去世以后,塞爾柱帝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由于宗室爭奪大位,導致塞爾柱帝國走向了分裂。與此同時,那些昔日臣服于塞爾柱帝國的諸侯們,也開始趁勢起兵,割據自雄。比如說他們在土耳其開設的分公司羅姆蘇丹國,就是這個時候自己出來單干的。
就連一直被他們控制在手里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在公元1157年看準了時機,也在巴格達起兵擊敗了塞爾柱大軍,取得了相對的獨立性。
與此同時,西歐的十字軍們,也在拜占庭帝國的請求和羅馬教皇的號召下發動了東征,塞爾柱帝國在內外交困中走向了滅亡。
所以說啊,強國從來不是被外敵所消滅的。真正的隱患往往都是在內部,只有內部團結一致了,才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