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分享:《太虛武經》【總綱】武非爭伐之器,乃修身之徑。道生陰陽,動靜相合,剛柔互濟。習武者當法天地自然,循四時之變,守中正之和。上乘武功非在筋骨之能,而在神意相隨,以無厚入有間,以無為馭有為...
《太虛武經》
【總綱】
武非爭伐之器,乃修身之徑。道生陰陽,動靜相合,剛柔互濟。習武者當法天地自然,循四時之變,守中正之和。上乘武功非在筋骨之能,而在神意相隨,以無厚入有間,以無為馭有為。
【心法篇】
第一境:守拙
'形如槁木,心如淵泉'
立樁若蒼松抱月,吐納效潮汐漲落。初習者當棄巧智,絕妄念,于站樁時觀想百會通天、涌泉接地,任督二脈如江河自流。每日寅時面東而立,掌心承露,以舌抵上腭,納天地初陽之氣。
第二境:知微
'風過竹而竹不知,水映月而月不留'
練劍當存無劍之念,出拳須懷不爭之心。觀蜻蜓點水悟借力之道,察柳枝拂風得化勁之妙。交手時神意先至,以彼之勢還施彼身,如春雪遇陽自融,似秋葉隨風而轉。
第三境:合道
'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臻此境者,行止坐臥皆合武道。食氣者神明而壽,體虛者氣貫長虹。對敵時先察其神,后觀其勢,未動而知其將動,未發而制其欲發。勝負不縈于心,如白云出岫,來去無心。
【招式篇】
· 云手三疊:雙臂若流云舒卷,三圈畫圓暗合三才之道。外化千斤力,內守方寸田。
· 鶴舞九皋:單足立地引清氣,振臂凌空虛踏七星。步法含洛書之數,身形藏河圖之機。
· 魚躍淵:俯身如潛龍在淵,暴起若鯤鵬擊水。此式含陰極生陽之變,教人知退進相生之理。
· 虛室生白:閉目聽風辨位,以指代劍畫太極。至暗處反見本真,無招無式卻破盡萬法。
【內修要訣】
'致虛極,守靜篤'
每日子午二時,面壁存想體內日月。任脈溫如暖玉,督脈涼似寒泉,二氣交匯于黃庭,氤氳成太乙真氣。呼吸漸至龜息,血脈潺潺若山澗,終達'真人呼吸以踵'之境。
【武德訓】
武者止戈為武,習藝先修仁心。遇弱不逞強,見剛不硬抗。比試留三分余地,切磋藏七分殺機。須知:
'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與'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終章】
武功至極處,無劍無我,無勝無敗。舉手投足皆合天道,行住坐臥俱是修行。武者當知: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至此境者,可稱'以武入道',身似閑云野鶴,心與天地同壽。
(卷末朱批:此經非常經,有緣者觀字,得道者觀意。若存爭強好勝之心,縱苦練甲子亦難窺門徑;倘懷濟世安民之志,雖愚鈍三年必有所成。)
以上內容純屬虛構,勿當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