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 古稱 “ 西域 ” , 位 于祖國西北部面積達 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 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 。 這片廣裹的土地上 , 物產豐盈 , 寶藏無盡有成群的牛羊 、 香甜的哈密瓜 、那使人垂涎的吐魯番的葡萄 、 優美動聽的冬不拉 。 在它的下面 , 蘊藏著無數礦藏 , 克拉瑪依石油 , 準葛爾盆地的有色金屬 , … …這一切 , 都使新疆富饒美麗 。 新疆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 , 勤勞 、 勇敢更熱愛自己的祖國 , 新疆還有它重要的戰略位置 , 它是祖國的西北屏障 , 是陸上通往中東的必經之道 … …歷史上 , 帝國主義列強不斷侵略它 , 掠奪它 , 企圖變成他們的殖民地 。 然而 , 新 疆還是牢牢地依偎在祖國的懷抱里 , 依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在今天四化的建設中 , 變得更美麗富饒 ,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 , 新疆之所以現在還是祖國的領土 , 這是與近代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歷史功績分不開的 。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 , 新疆出現嚴重危機 。 同治三年 , 新疆庫東 、 伊犁等地相繼 “ 爆發了反清斗爭 , 但很快這些起事隊伍的領導權被封建主和宗教上層所篡奪 , 他們先后在天山南北建立了五個封建割據政權 , 中亞浩罕國軍官阿古柏乘虛而入 , 侵入我國新疆南部 , 并于 1867年建立 “ 哲德沙爾 ” 反動政權 , 殘酷掠奪和奴役南疆人民 。 1871年三月底沙俄悍然出兵強占我伊犁地區 , 中國西北邊疆發生了嚴重危機 , 大量土地丟失了 。 這時全國愛國人 民紛紛要求清廷派兵收復 。 清廷內部出現了“ 主戰 ”與“ 放棄 ”兩派的斗爭 。 以李鴻章為首的“ 放棄派 ” 則以1874年日本侵占臺灣應加強海防為借口 , 主張放棄西北 , 他說 , 新疆北鄰俄 , 西接土耳其 、 波斯等國 , 南靠英屬印度 , 這些國家日益強大起來 , 必然侵占新疆 , 外國侵占了 , 不要去收復 , 收復了也守不往 , 完全是一副對外屈膝投降的賣國嘴臉 。 他打著加強“ 海防”的旗號 , 公開提出停兵撤摘 , 暫罷西征 , 說什么“ 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 ” , “ 海防不防 , 為心腹大患 , ” 建議朝廷放棄新疆 , 邊防軍隊的軍晌移作海防之用 。 而主戰派首領陜甘總督左宗棠 , 堅決主張用兵新疆 , 收復失地 。 他駁斥李鴻章的謬論 , 認為“ 東則海防 , 西則塞防 , 二者并重 ”。又陳明利害 , “ 若自撤蕃籬 , 則我退寸 , 而寇進尺 , 不獨隴右堪虞 , 即北路科布多 , 烏里稚蘇 臺等處亦未能 晏然 ” 。左公以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 , 與投降派李鴻章進行堅決的斗爭 。 他還強調 , 自古以來 , 西北是我中華民族重地 , 如今英俄進逼 , 阿古柏逞兇 , 應該首先杜絕俄軍 , 收復伊犁 。 只有保新疆 , 才能保蒙古和京師。在朝廷內外愛國官吏和人民的支持下 , 左宗棠的主張占了上風 , 被任命為欽差大臣 , 率軍收復新疆失地 。
左宗棠在使清廷同意用兵收復新疆的過程中 , 起了重要作用 , 如果不是他的努力 , 也許清廷在李鴻章投降派的操縱下就會放棄新疆 , 從而使祖國失去新疆 , 給中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左宗棠的愛國思想在近代中國的開端就表現 出來 了 。鴉片戰爭中 , 他不滿清廷排斥抵抗派 , 屈膝求和的態度 , 發出“ 和戎自昔非長算 , 為爾豺狼不可馴 ” 的呼 聲 。道光二十二年清廷在南京與英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 , 對此 , 左 宗棠痛心疾首 , 仰天長嘆 “ 市不可絕 , 則鴉片不可得禁 , 自此億萬斯年之天下 , 其奈之何 ” 當時 , 他無能為力 , 是一個空有報國志而無權的人 , 可謂報國無門 , 而今他是陜甘總督 , 朝廷重臣 , 他與投降派的斗爭 , 正是他愛國思想的再體現 。
1876年春 , 左宗棠受命為欽差大臣 , 收復新疆失地 。 當時他已六十有四但他不顧年高體弱 , 置個人安危于度外 , 決心拼殺疆場 , 為中華民族爭光 , 由于路途遙遠 , 交通又極為不便 , 且新疆多沙漠 , 給進軍造成了很大困難 , 特別是戰線長 , 補給不易 , 加之后方李鴻章的阻撓和破壞 , 外國列強又不斷施加壓力 , 進行威脅和恐嚇 , 這一切重重困 難 , 并沒有把左公嚇倒 , 他以民族利益為重 , 克服了艱難險阻 , 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針 。
西征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軍晌竭撅 , 清從戶部海關稅中只撥了200萬兩 , 并嚴令各省在三月內解齊300萬兩 , 各省給西征軍的籌晌不斷遭李鴻章的阻撓 。 左宗棠又千方百計再籌了500萬兩 , 才基本保證了軍需 。左公還廣籌軍 糧 , 他一面廣辟糧源 , 一面提倡屯田實邊 。1874年 , 他令“ 篙武軍 ”首領張暇在哈密軍屯和民屯 , 收到較好效 果 。 為解決路途遠 , 運輸困難 , 他還實行“ 糧運兼籌 ” , 把車馱和駝運 、 官運和民運結合起來 , 組成一支運輸線 , 保證了給養不斷 。
左公在用大量時間準備軍需糧草的同時 , 又減裁冗兵 , 訓練戰士 。 他認為兵在精而不在多 , 挑選精悍士兵 , 認真操練 。 他給廣大官兵曉明大義 , 讓他們知道西征是正義之戰 , 是驅逐侵略者 , 保衛家鄉的自衛之戰 , 大大提高了官兵的士氣 , 使他們充滿了斗志 。 這是收復新疆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左公還通傷全軍加強紀律 , “ 大軍所至 , 勿淫掠勿殘殺 。王者之師如時雨 , 此其時也 ”。他一再強調軍紀 , 不許士兵騷擾百姓 , 使得西征軍紀律嚴明 , 戰斗力強 , 并受到新疆人民的熱烈歡迎 。 正因為左軍的秋毫無犯 , 加之是正義之師 , 許多新疆人民給他們帶路 , 送情報 , 賣糧食給軍隊 , 使西征軍如魚得水 , 節節勝利 。
左宗棠胸懷韜略 , 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針 , 他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 先北后南” ,“ 緩進速成 ” 的基本戰略和 “ 廣儲糧草 , 杜其竄路 , 然后相機大舉 , 聚而殲之 ” 的作戰原則 , 在新疆人民的配合下 , 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收復了除伊犁外的全部失地 , 粉碎了阿古柏政權 。 左宗棠的西征軍以摧枯拉朽之勢 , 橫掃整個新疆, 使侵略者的軍隊遇之傾刻土崩瓦解 , 這都是左公指揮有方 , 是他的軍事才能在愛國思想支配下充分發揮作用的結果 。
在收復新獲失地的過程中 , 左宗棠頂住了英帝國主義的恐嚇和利誘 , 迫使沙俄退出伊犁 , 粉碎了列強企圖吞并新獲的夢想 , 維護了祖國統一 , 建立了不朽功勛 。
1876 年8月 , 西征軍收復烏魯木齊后 , 敲斷了阿古柏伸入北疆的觸角 , 英侵略者大為驚惶不安 , 英駐華公使威妥瑪要求清軍停止征討 , 愿為阿古柏乞降“ 立 國 ” , 其目的在于保存侵占我南疆的阿古柏匪幫 , 阻止我國收復新疆。 左宗棠堅決地予以拒絕 , 他說英人“ 保阿古柏 , 是為了給印度設一屏障 , 這是撤我屏障而為他屏障 , 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 ”他還說“ 逆匪阿古柏竊據南疆八城及吐魯番 , 占有烏魯木齊等地 , 與叛國賊白彥虎等勾結 , 狼狽為奸 。 這是中外共見共聞之事 , 威妥瑪即代阿古柏乞降 , 若不知吐魯番 , 南八城為我毅土 , 帕夏指阿古柏為我賊也 ” 。 左公不中英人之計 , 繼續進軍 。
粉碎了阿古柏政權后 , 新疆失地還剩下沙俄占據的伊犁沒收復 , 清廷懼怕沙俄的淫威 , 不敢武力收復 。 而左宗棠在收復伊犁問題上 , 立足于打 , 準 備以武力收回 。 他從自己軍事實踐中得出 , 只有進行反侵略的斗爭 , 才能保衛 祖國領土的完整 。 他積極準備 , 部署軍隊 。1878年6月清廷派崇厚為全權大臣赴俄談判 , 辦理收回伊犁及中俄新約事宜 。 崇厚在沙俄的威通下 , 搜自簽訂了里瓦基亞條約 , 不僅要付給俄國500萬盧布的賠款 , 還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及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領土 。左宗棠極為憤怒 , 上書清廷“ 武事不兢之秋 , 有割地求和者矣 , 茲一矢未聞加遺 , 乃灌議捐棄要地厭其所欲 , 譬猶投犬以骨 , 骨盡而噬仍不止 。 目前之慮既然 , 異日之優何極 , 此可為嘆息痛恨者矣 ”他提出 “ 先折之以議論 , 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陣戰 , 堅忍而求勝 的方針 ” , 以便從沙俄手中收復伊 犁 。 左公決心迎戰三路出擊收復伊犁 。 他不顧“ 表病日臻 ” , 于1880年6月 , “ 輿棣發肅州 ” , 移營哈密 , 表現了他誓死保衛祖國領土的英雄氣概 。 西 征軍的勇猛 , 使沙俄知所戒懼 , 不得不重新議和 , 交還伊犁地 區 , 吐 出了特克斯河流域的大片土地 , 左宗棠又一次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
左宗棠收復新獲的歷史功績是不容抹殺的 , 雖然他是封建統治集團的官僚 , 但他有著強烈的愛國思想 , 在祖國邊疆發生危機的時候 , 能夠站在中華民族一邊 , 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 , 維護祖國領土 , 抗擊外國侵略者的侵略 。 他的思想和行動表明了他是中國近代的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