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芹——一個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相當陌生的名字,最大的心愿就是“寫寫我爸爸吧”,那么,郭芹的爸爸到底是誰,以至于需要“寫寫”?實際上,說起郭芹的爸爸,那可是大大有名,他就是中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勛之一的郭永懷先生。
1960年代初,郭永懷、李佩和女兒郭芹在北京家門口(圖片來自網絡)
作家邊東子是郭芹兒時的朋友,他在最后一次見到病重的郭芹時,郭芹對他說:“寫寫我爸爸吧!”其時,郭芹已經病重,拜托邊東子“寫寫我爸爸”顯然并非為了滿足自己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在我看來,更多的,可能在于郭芹覺得她的父親足夠偉大,覺得她的父親連同她的父親的故事應該被銘記,正如她自己在父親去世后,常常在鋼琴上彈奏《紅燈記》中李鐵梅的唱段里所說那樣:“我爸爸像松柏意志堅強,頂天立地是英勇的共產黨。”
郭永懷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東省榮成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1年7月,郭永懷從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畢業后直接轉入本科學習,郭永懷選擇了物理學專業,得到了當時國內知名教授顧靜薇的賞識。1938年,中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行了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在3000多名參考者中,力學專業只招一名,考試結果成績出來后,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一起以5門課超過350的相同分數同時被錄取。
1941年,郭永懷赴當時國際上著名的空氣動力學研究中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和錢學森一起成為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1946年秋,馮·卡門的大弟子威廉·西爾斯教授邀請郭永懷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航空科學部的基礎上創辦的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任教,并在那里和錢學森合作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重要數論論文,首次提出了“上臨界馬赫數”概念并得到了實驗證實,為解決跨聲速飛行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此后,聲名大噪的郭永懷應聘參加了美國數學學會,并被加州理工學院特聘為研究院。1949年,郭永懷為解決跨聲速氣體動力學的一個難題,探索開創了一種計算簡便、實用性強的數學方法——奇異攝動理論。自此,因為在跨聲速流與應用數學方面所取得的兩項重大成就,郭永懷開始享譽世界。
盛名之下,郭永懷一家在美國的生活大大改善,他們的家是一幢位于綺色佳市中心的三層樓帶地下室的獨幢別墅,距離康奈爾大學只有3個街區的距離,這樣的生活即便算不上奢華,也足可算“小資”了。然而,為了回到祖國,郭永懷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優越生活,帶著夫人李佩女兒郭芹踏上了回國的路,同時,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制造麻煩,他毅然將自己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所有書稿付之一炬,在和學生們聚會的篝火旁,郭永懷當著所有人的面掏出十幾年來寫成的沒有公開發表的書稿,一疊一疊地丟進火里,燒成灰燼,這一舉動令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對于一個學者來說,那些書稿無疑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貴,要知道,那些可是郭永懷多年的心血啊,更不要說,里面的一些研究成果說不定足以使他的事業再上一個臺階!如果不是為了報效祖國,郭永懷怎么可能忍痛燒掉它們?
在獲知郭永懷已經順利回國后,錢學森欣喜若狂,寫信給郭永懷說道:“今天是足踏祖國土地的頭一天,也就是快樂生活的頭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國吧!”那一刻,錢學森應該想到了自己,畢竟,他和郭永懷一樣都曾是異鄉的異客,生活再優越,聲名再卓著,也無法彌補他們對家的思念和向往。
一切抉擇都不是偶然的!在回國一年之際,1957年6月7日,郭永懷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我為什么回到祖國——寫給還留在美國的同學和朋友們》,詳細闡述了自己對美國社會的見解以及抒發了自己對祖國的無比熱愛。
郭永懷回國后受到了熱烈歡迎,毛澤東主席親自接見郭永懷和他的家人。郭永懷一家安排住進了中國科學院特技專家樓,這是一套四室兩廳雙陽臺、衛生間帶浴缸的套房,與錢學森和錢三強家毗鄰而居。當然,郭永懷回國絕不可能是為了物質享受,但是,祖國無疑為郭永懷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
回家的感覺真好!
據郭芹的好友周暉回憶:“我和郭芹算是發小了……郭芹是獨生女,父母是留美高級知識分子,生活水平在當時的中國是很闊氣的。大約在‘三年困難’時,看到郭芹帶的午飯居然是雞蛋炒飯,我羨慕得邊看邊猛咽了幾口口水……”可別小看了簡單的雞蛋炒飯,因為在那個時候,身為毛澤東女兒的李訥也只能和同學一起啃窩窩頭而已,甚至就連窩窩頭都還不敢放開來啃……
1959年6月,蘇聯方面突然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數學模型和技術資料。1960年7月,蘇聯政府又照會中國決定撤走在華的核工業系統的全部專家,隨后又停止一切技術設備和資料。蘇聯的背信棄義給剛剛起步的中國核工業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郭永懷臨危受命,和王淦昌、彭恒武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的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4年10月16日,在以郭永懷、王淦昌等人為代表的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自此,中華民族建立了足以守護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張愛萍將軍曾感慨,窮人再窮,也要有根要飯的打狗棍,毫無疑問,從原子彈爆炸成功的那一刻開始,中國便擁有了足以震懾一切敵人的“超級打狗棍”。
郭永懷對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世人都知道錢學森“抵得上五個師”的說法,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錢學森曾感慨郭永懷“頂得上十個師”。錢學森后來在《寫在<郭永懷文集>的后面》一文中曾這樣說道:“郭永懷同志歸國后,奮力工作,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主要學術領導人,他做的比我要多的多。但這還不是他的全部工作,1957年初,有關方面問我誰是承擔核武器爆炸力學工作最合適的人,我毫無遲疑地推薦了郭永懷同志。郭永懷同志對發展我國核武器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從好友到戰友,從同學到同志,錢學森與郭永懷相識相知多年,他對郭永懷的評價無疑有著無可比擬的份量。
文革發生后,郭永懷妻子李佩的生活受到沖擊,女兒郭芹也遠赴內蒙古農區成了一名“知青”,但是,這一切并沒有改變郭永懷的信念,他用實際行動兌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對黨對國家的忠誠。
1968年10月20日,郭永懷在給郭芹的回信中說道:“上禮拜接到媽媽的一封信,知道你一些情況......你這次聽主席的話,堅決走與工農結合的道路,這是很對的,但同時也必須認識,這條路對你來說困難還是很多的,必須本著主席的教導,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克服困難,要向貧下中農學習,勝利一定是屬于你的。”
一個多月后,1968年12月3日,郭永懷再次來到青海試驗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的發射做試驗前的準備工作。12月4日,郭永懷在試驗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后,當晚急忙到蘭州乘飛機回北京。5月凌晨6時左右,飛機在西郊機場降落時失事。當時飛機上十幾個人,只有一個人幸存了下來。據這名幸存者回憶,在飛機開始劇烈晃動的時候,他聽到一個人大喊:“我的公文包!”
在清理飛機失事現場的時候,人們赫然發現在燒焦的尸體中,有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一起。當人們費力地把他們分開時,才發現兩具尸體的胸部中間,一個保密公文包完好無損。最后,確認這兩個人是59歲的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牟方東。在得知郭永懷犧牲的消息后,周恩來總理當場失聲痛哭。
郭永懷走后22天,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成功!其中,對于郭永懷用生命保護的機密文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對于郭芹來說,郭永懷是敬愛的父親,因此,她說“寫寫我爸爸吧”;對于我們來說,郭永懷是永恒的英雄,因此,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寫寫郭芹的爸爸吧”。我相信,郭永懷連同郭永懷的偉大貢獻,郭芹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人民更不會忘記!
前一陣子,在參觀了榮成市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耳中似乎一直回蕩著郭芹的那句“寫寫我爸爸吧”。盡管我粉絲少影響小,但是,我依然決心寫點什么,因為對于郭永懷這樣的英雄,我們的宣傳實在還是太少太少……
這兩天,在醞釀文章的過程中,回想在陳列館的所見所聞,情緒幾次滿溢到不能自己。回想當年,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錢學森、郭永懷、王淦昌等“兩彈一星”元勛卻創造了那么偉大的成就,守護著國家安全人民幸福,支撐著國家崛起民族復興。對于這樣的卓越貢獻,我們又怎會、怎能、怎敢有絲毫忘卻?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向所有“兩彈一星”元勛致敬!向所有曾為“兩彈一星”做出貢獻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