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是人生中的瓶頸。橋下水流奔馳,橋搖搖欲墜,橋上擁擠,只有你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努力,才能平安到過彼岸。
初中收費很高,我還得爭取有免學費的名額。……
今天早上,佛山某小學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的作文刷爆了朋友圈。
在這篇題為《我渴望考上名校》的作文中,該小學生以生動的文筆,既寫出了面臨“小升初關口”的壓力和緊張,又寫出了希望通過努力獲得更多選擇機會的壯志。
批閱作文的老師在右上角用紅筆標注:“老師懂你,你的來之不易,更讀懂你體諒父母養育的艱辛。你行的!”
這篇作文一出,讀者們反響不一,有家長表示“好窒息”,也有家長覺得充滿正能量。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小學要不要這么拼?
這篇作文提到,“我每周六都要去上課,每天晚上也要在網上上課。”
這種情況其實在佛山的小學生中并不少見。
對于上課外輔導班的情況,很多家長覺得很平常。“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上課外英語輔導班了,每周六一次,上一個半小時。”
佛山某公辦幼兒園家長計先生表示,她女兒班上至少有四五個小朋友在上英語班。
“我孩子很喜歡那個課程,其實沒有學到什么,輔導班那幾個簡單的ABCD我也可以教,只不過我們想讓她感受一下上課的氛圍。”
一名在同濟小學讀一年級的學生家長李女士說:“從一年級就要開始上英語班了,不加強一下怎么行。”
對此,也有家長表示:“主要看孩子的意愿,他愿意學,喜歡學,學習就是一種快樂的過程。如果不愿意,我們絕不勉強。”
一名在黃岐石門就讀的學生家長說:“真的很優秀,像這樣的孩子,即使進不了名校,將來也是個有出息的‘蘇明玉’類。”
看了這篇作文,還有家長感嘆:“跟現在的孩子比,自己當初就沒學習過。”
而對于某小學這名改作文老師的批注,有網友表示“很感動,老師很理解學生”。
從該小學了解到,這名學生是學校“學霸”級人物,學習成績從小就一直很優秀,也是一位很貼心的孩子。他在三年級時就已經明確定下非名校不讀的夢想。
這名孩子的老師介紹,他們班的孩子大部分都來自成長環境優越的家庭,大部分家長都有“名校夢”,無形之中,就把這一“枷鎖”施加到孩子的身上。
這位老師坦言——
“當面對小升初的節點,有個別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較好的公辦初中,特意在禪城最好的地段購買了學位房,準備好讓孩子上禪城最好的公辦初中,還有的一心就想上民辦名校。
作為老師,有時真的很難戰勝家長、社會的說法。
因為民辦學校有優越的辦學環境,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這位孩子所思所慮,我都懂。
畢竟我陪伴這群孩子走了6年,也傾注滿滿的愛給他們,所以我懂每一位孩子的心。
我會通過一系列‘適合就是最好’的心理輔導活動,例如帶他們深入走近各類公辦、民辦學校,讓他們有一種正確的價值觀與認同感,清晰地了解我們有選擇是對的,但要明白適合就是最好的來思考。
同時,也打算與家長們深入探討,解鈴還需系鈴人,家長的改變更是關鍵所在。
花寶也覺得“適合才是最好的”,這一點,花寶在專訪校長們時都有提及,幾乎校長們都覺得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