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56個民族我們可能沒辦法一一說出來,但是有關56民族的一首歌我們應該都會唱,下面我起個頭哈!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預備唱!
這首《愛我中華》1991年被創作出來以后,多次在央視春晚里出現,以至于我們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里,春晚的歌不是《愛我中華》,就是《難忘今宵》。
言歸正傳,中華五十六民族除了漢族其他都被稱為少數民族。據統計,漢族總人口約為13億(2009年)在大陸約占總人口的92%,在香港約占95%,在澳門約占97%,在臺灣約占98%。
由此可見,漢族在中國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時,漢族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深厚。
下面介紹競相開放的56枝花中的其他55枝。
根據2010年(個別民族人口普查年份不同會注明)的人口普查數據中顯示的少數民族人口總數排名進行介紹。
壯族:人口約為1693萬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著自己豐富的民族文化。
回族:人口約為1058萬,約占寧夏回族自治區總人口的27%,是56個民族中城市化最高的民族之一。現在的回族基本上使用的語言為漢語,同時各個地區也有自己的方言。
蒙古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1000萬,傳統游牧民族,歷史較為悠久。最著名的便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多年征戰,最終統一中國,建立元朝。蒙古族人分布更為廣泛,包括俄羅斯和英美等國都有分布。
藏族:人口約為700萬(2016年),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通用語言為藏語,信仰是藏傳佛教。藏族的美食也是不少呢,著名的西藏“四寶”——酥油、糌粑、茶葉和牛羊肉。同時胡琴、六弦琴、獻哈達也是藏族的名片之一。
中國34個行政區中有5個自治區,分別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如此看來這樣的劃分也是十分合理的。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上百萬的少數民族還有很多。
滿族: 人口約為1041萬,著名的清軍入關,在1644年建立起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大清王朝。使用的語言除了自己的民族語言滿語之外,還有漢語。
彝族:人口約為871萬,民族語言為彝語。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云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份。
布依族:人口約為287萬,民族語言為布依語。布依族祖先很早就開始種植水稻,有“水稻民族”的稱號。
土家族:人口約為835萬,民族語言為土家語。白虎是土家族的圖騰。
侗族:人口約為288萬,民族語言為侗語。侗寨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建筑物是鼓樓。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大將粟裕就是侗族人。
瑤族: 中國境內人口約為280萬,是分布更為廣泛的民族。在各大洲都有分布。不過民族主體還是在中國,民族語言為瑤語。
白族:人口約為193萬,民族語言為白語。民族歷史較為悠久,全國范圍分布廣泛,火把節是著名的傳統節日。
哈尼族:人口約為163萬,民族語言為哈尼語。
哈薩克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146萬,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主要分布在中亞和西亞等國。冬不拉是著名的民族樂器,信仰伊斯蘭教。
黎族:人口約為146萬,語言為黎語,主要在海南省,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
傣族:中國境內人口約有126萬,還廣泛分布在泰國,老撾等國。民族語言為傣語,居民建筑為干欄式的竹樓。
傈僳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126萬,民族語言為傈僳語,傈僳族的傳統樂器有著名的口弦。
畬族:人口約為71萬,方言種類多樣。分布在福建,浙江,貴州,廣東等省份。
東鄉族:人口約為62萬,主要聚集居住在甘肅省,信仰伊斯蘭教。
佤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43萬,主要分布在中國云南和緬甸。
高山族:人口約為49萬(2008年),主要聚居地在臺灣地區。
拉祜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48萬,為跨界民族,東南亞等國也有分布。
水族:人口約為41萬,主要分布在我國貴州、廣西等省份。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和風俗,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為“端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納西族:人口約為30萬(2000年),分布于云南、四川等省,是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民族。納西建筑別具特色,比如著名的麗江古城。
景頗族:人口約為15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柯爾克孜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19萬,為跨界民族。帶有一定的游牧民族的傳統特點。
達斡爾族:人口約為13萬,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地。歷來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抗擊外侮。
仫佬族:人口約為21萬,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羌族:人口約為31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
布朗族:人口約為12萬,主要聚居的在云南省。
撒拉族:人口約為13萬,主要分布在青海省。
毛南族:人口約為10萬,主要區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錫伯族:人口約為19萬,在遼寧,新疆,黑龍江和吉林各地均有分布,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節日中有“抹黑節”等。
阿昌族:人口約為10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阿昌族鍛造的鐵器最為著名,比如“戶撒刀”
塔吉克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5萬,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中亞地區。
怒族: 中國境內人口約為4萬,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省和緬甸。
烏孜別克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1萬,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主體民族。
俄羅斯族:中國境內約為1.5萬,主要分布在中國北部的省份。
鄂溫克族:中國境內約為3萬,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和蒙古。
德昂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2萬,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云南和緬甸。
保安族:人口約為2萬,主要分布在甘肅省。
裕固族:人口約為1.5萬,主要分布在甘肅省。
京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3萬,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廣西和東南亞等國。
基諾族:人口約為2萬,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門巴族:人口約為1萬,主要分布在西藏。
塔塔爾族:中國境內人口約為3556人,為跨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和其他中亞地區。
鄂倫春族:人口約為8659人,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黑龍江。
赫哲族:人口約為5345人,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歷史較為悠久。
珞巴族:中國實際控制范圍內僅有23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中國和印度的邊界,即藏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