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出自清代徐芳志怪筆記小說《諾皋廣志》,翻譯時小有改動。
在天津寶坻,有一個富人,姑且叫他李向禹吧。李向禹家中非常有錢,他家的財富,少數也有百八十萬兩銀子,另外還有良田幾百頃,華麗的樓房,家里還有幾十個仆人、婢女。總之,他家的財富實力,在當地數一數二。
正常情況下,家里這么有錢,也就不在乎小錢了,說不定還能經常幫助別人。但是李向禹不一樣,他不但十分吝嗇,而且生性貪婪,一文錢也想著占為己有。為了能多賺錢,他丟掉了良心,在家中的秤上做了手腳。
李向禹家的秤是天平秤,他在天平秤的橫端銅桿里,注入了一些水銀,每次買別人東西時,他把水銀撥到左邊,這樣的話,他買的東西表面可能是10斤,實際上則有12斤。而如果要賣東西時,他就把水銀撥到右邊,這樣他表面賣了10斤東西,實際上只有8斤。
總之,就是他的秤有問題,同樣的錢他買的東西多,同樣的東西他賣的錢多。
古代一斤十六兩,所以有個成語叫“半斤八兩”。據說,十六兩代表著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祿壽三星。缺了一兩,人生便會沒有福氣,如果缺了三兩,福祿壽都沒了。李向禹雖然不是缺斤少兩,但性質一樣,所以他的報應很快就來了。
李向禹有個兒子,才十幾歲,叫李朗。李向禹為了讓兒子好好學習讀書,聘請了本地的趙舉人。快過年了,李向禹就留趙舉人一起過年。不過,除夕的年夜飯也不豐盛,只夠吃飽而已。趙舉人知道李向禹摳門,也沒說啥,吃完飯就在自己的房間休息。
到了半夜,趙舉人聽到外面有動靜,似乎是人踮起腳尖走路,起來去看卻什么也沒有。回到床上時,他又聽到了很多腳步聲,似乎有好幾人在屋里走來走去,但眼前明明什么也沒看到。他正在疑惑,忽然聽到了兩人對話的聲音。
一個人說:里外都看了,沒錯,就是這家,這家人用水銀天平秤坑人,已經好幾年了。你說,我們該怎么懲罰他?另一人說:要不,咱們燒了他的家,讓他變成窮鬼。一人說:不好,這樣的懲罰太輕了。另一個人說:要不然就讓他斷子絕孫吧!一人說:也不好,這樣的懲罰太重了。最后,兩人商量好了,說了四個字“柳氏之報”。
隨后,屋里再也沒有了聲音,那兩人顯然離開了。
趙舉人雖然看不到人,但能聽到對話,他心里明白,這是遇到神仙了。他本想告訴李向禹,但一來覺得天機不可泄露,二來也不喜歡李向禹為人,所以就沒告訴他。他弄不明白“柳氏之報”是什么意思,也沒聽到李向禹家有一位柳氏。
為了避免連累自己,趙舉人第二天找了個借口,離開了李向禹家。
沒多久,李向禹又買了一個小妾,姓柳,很漂亮,風情萬種,李向禹很喜歡這個小妾,便冷落了結發妻子。妻子當然受不了,但又不敢打罵丈夫,于是她就拿小妾撒氣。于是乎,原本還算和睦的家庭,整天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打得雞飛狗跳。
有一天,妻子又在罵小妾柳氏,柳氏卻仗著李向禹撐腰,也開始回罵妻子,在古代“妻尊妾卑”,小妾這么做很大逆不道。妻子一看李向禹放縱小妾,氣得沒忍住,連李向禹也一塊兒罵了。
李向禹大怒,居然不顧結發之情,把妻子抱起來摔打,妻子被摔成重傷,動彈不得,李向禹還是不解氣,繼續用重拳打妻子,活活把妻子打死了。
冷靜下來之后,李向禹后悔不已。妻子的娘家人知道后,向官府鳴冤,官府很快查明了真相,李向禹也不否認,于是他被判了死刑,秋后就要被問斬。
李向禹的兒子在外面求學,得知母親被父親打死,悲痛萬分,他去找老師趙舉人傾訴,希望他能救父親。
這個時候,趙舉人已經搬到京城,當李朗找到他,告訴他母親打罵姨母,惹怒父親反被打死的事情后,趙舉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兩個神人所說的“柳氏之報”,就是指讓柳氏來霍霍李向禹。
于是,趙舉人對李朗說:當年我離開你家,就是因為聽到了神人的對話,說要用柳氏來報應你的父親。我怕連累自己,不敢泄露神言,所以找借口走了。你父親在秤上做手腳,昧了良心,注定要受到懲罰,一切都是天定,人不可逆天,你還是節哀順變吧,以后好好做人,千萬別走你父親的路子了。回家跟你父親告別吧,我幫不了他。
李朗聽了之后,不相信父親在秤上做手腳,哭拜了趙舉人,然后回家了。
到家以后,李朗砸了父親的天平秤,果然發現了水銀。他大哭,不斷磕頭認罪。他花了很多錢去看望父親,去找關系,試圖救出父親,但李向禹最后還是被砍了腦袋。
李向禹死后,小妾柳氏跑了,李朗不會經營,很快家業都花光了。李朗后來棄學從農,用心種家中僅剩的幾畝薄田,后來娶妻生子,一生正直,受到了村里人的尊重。、
點評:做人也罷,做事也罷,都要講良心,切不可凈想著占便宜,那樣即便一時能夠得到什么,但最終還是會失去,并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