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文王世子》:“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文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加工成文學作品。書籍是人們精神食糧的主要來源,愛看愛寫愛評,用作品留下自己在歷史上的痕跡。
中國的文學創作有著上千年的古老歷史,無論是唐詩或是宋詞,又或是四書五經,漫長的歷史長河孕育著優秀的中華兒女,他們用文字書寫祖國的壯麗,用文字描繪腦海中的天馬行空,用文字傳達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達社會的不公。
中國文壇的作品一直百花齊放,影響與傳播最為廣泛的則是中國的四大名著。它們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它們承載著一輩又一輩中國人的回憶,領導著中國文學的發展,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優秀文化。四大名著分別是《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每一部都有屬于中國人獨特的情懷,它們也是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在那個沒有手機和數碼設備的年代,看書或者聽長輩講解某一個小故事,都是美好和幸福的回憶。
《西游記》講解師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各種妖魔鬼怪,克服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到達西天的故事。故事中的師徒四人與各路妖魔被刻畫的極為傳神,這本書可謂中國魔幻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以四大家族的興盛到衰落為社會背景,著重描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愛情悲劇,展示社會的人生百態,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人情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加工歷史后匯編的一部英雄小說,以東漢末年為歷史背景,描寫那個時代的亂世之爭,群雄常年割據混戰及魏、蜀、吳三國之間明爭暗斗的故事,因為有歷史真實性的存在,小說的創作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水滸傳》主要描寫梁山好漢被朝廷所欺辱后反抗的故事,后又被朝廷順利招安的藝術性結局,諷刺社會對于功名利祿的追捧。這四部名著在各自的小說領域絕對為頭籌,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創作都產生久遠的影響,中國原有六大名著,可建國后,為什么要將6大名著改為4大名著?刪的這2本家喻戶曉。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所著的長篇小說,全書有五十六回。魯迅曾評論小說“秉持公心,指摘時弊,”全書以現實主義描寫向往“功成名就”與“榮華富貴”的各類人士,通過其寫實的視角,看見在社會背后的病態及扭曲的價值觀,其書開創以小說評判現實社會的先鋒,也是古典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
吳敬梓出身名門望族,家族先后有兩人成功中舉,但輪到他這輩進京趕考時,他所寫的文章被評審之人稱為“文章大好人大怪”,此等侮辱讓吳敬梓十分厭惡當下的科舉考試,而且當時是清朝大興文字獄,采取八股文考試的時候,深深的禁錮住那時文學家的思想進步。
當時的士人對于科舉做官大為追捧,熱衷功名利祿。社會達到一種病態熱潮,吳敬梓深深地排斥這樣的社會,將自己所見所聞進行藝術加工創作出《儒林外史》這一大作,“儒林”出自《史記》,指學術界之人,又是另一層的諷刺意義。
《儒林外史》中流傳最廣的故事是收入教科書的《范進中舉》,故事是范進好不容易考上秀才,想和老丈人借點盤纏再去考鄉試,但被老丈人胡屠戶大聲呵斥,數落一番,被罵的灰頭土臉的范進沒有放棄考試的想法,反而瞞著老丈人參加考試,結果考上了。同鄉的人知曉后連忙報喜。
當時的范進因家中沒有糧食和錢,只得拿著老母雞去賣,結果剛好瞧見紅榜上他的名字,過于高興的發了瘋,老丈人提著禮物到范進家中賀喜時發現這個事情,便以掌摑之法治了范進的瘋病,故事的最后,是同鄉人與開篇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待范進阿諛奉承,極盡全力討好地丑惡嘴臉。故事的前后盡顯周遭人對功成名就后的范進翻天覆地的轉變的諷刺。
《儒林外史》無論是放在過去的年代,或是現在的時代,人們世俗諂媚的嘴臉是每一個社會皆有的通病,討好比自己權勢大的人,當身邊的普通人突然發財或者當上高官,周圍的人蜂擁而上,似乎要將其吞噬一般,生活的現實被他用另外的故事表達出來,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大于它原本的創作價值,它是社會的縮影,它是生活的真實,書未被選入名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現實性,現實是無數黑暗與光明交疊的污濁,它太過于復雜,傳達的價值觀沒有四大名著那樣的積極與正面,社會的亂象需要有人提出批評才可以改正,但這樣的作品終究無法被評為代表中國文學的四大名著。
《聊齋志異》由清朝蒲松齡所作的鬼神小說,全書由491個小故事組成,郭沫若曾評價此作品為“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以談論鬼神之說的手法,描繪貪官污吏下被剝削的貧苦百姓人群,封建制度背景下受苦受難的人群,全書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的連接,表達對當時社會制度的不滿,抨擊科舉制度對人們的傷害,也諷刺社會的黑暗及底層人民的掙扎度日。
《聊齋志異》多以鬼神故事,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最為著名的莫過于《倩女幽魂》。這篇小說于九十年代被翻拍成電影,張國榮與王祖賢合作的電影,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經典。
故事講訴一位名叫寧采臣的書生,在路途中遇到下雨,便偷偷躲進山中的一座寺廟,夜深人靜之時,寧采臣聽聞琴聲,循聲前往,邂逅聶小倩。聶小倩原為山中的孤魂,被千年樹妖姥姥控制,必須每晚出來引誘男子,吸取他們的精氣再輸給姥姥。小倩見書生靠近,漸漸露出殺機,但這時道士燕赤霞趕到救下寧采臣,卻被寧采臣誤認為他是殺人犯,想帶小倩逃走,兩人逃跑途中逐漸相愛。這時樹妖姥姥出現想要殺掉他們,幸好燕赤霞趕到救下二人。這時書生才知小倩真實身份,答應幫她魂歸故里,安葬其尸骨。不料這時小倩被地府老妖抓走成婚,道士不得已重新救下聶小倩。
影片是一個浪漫而又充滿奇幻色彩的愛情故事,回味無窮。《聊齋志異》中很多小故事都是由這樣的愛情小說組成,沒有被選為四大名著也因其愛情與鬼神描寫過多,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倡導科學主義,對于封建時期的鬼神之說是不大支持的。
《儒林外史》、《聊齋志異》這兩部作品都非常地優秀,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刻畫細膩,而且作品背后對于社會黑暗的抨擊也恰到好處,反映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現實,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雖然很可惜的沒有被選進四大名著中,但絲毫不影響它們在文壇中的地位。這類書籍已經成為文學作品中一種標桿性的作品,無法在用一般的標準去評判其好壞。
《禮記·文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