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媒體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公元前607年,我國正處于諸侯爭霸的春秋中期,各諸侯國之間戰亂不已。而此時的鄭國,迫于南邊老鄰居楚國的強大,不得不投靠在了楚國的麾下。
這一年,鄭國受到楚國的指使,派出由公子歸生為將軍的強大部隊,出兵討伐一向都不怎么聽楚國話的宋國。
俗話說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在得知鄭國發兵攻打自己的情報的第一時間,宋國就組織好了自己的應對力量——宋文公派出了由華元和樂呂為主將的迎敵大軍,前往前線抗擊鄭國軍隊的入侵。。
華元,宋國相(今安徽省濉溪縣)人,宋國大夫,同時也是六卿之一。一生先后侍奉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等四位國君,是名符其實的“四朝元老”。除此之外,他長期擔任宋國右師的職務,掌握著宋國相當一部分軍政大權。
看到如此強悍的人物出場,就知道宋文公對這場防御戰爭的重視。出征之前,宋文公要求二人務必要把鄭軍打得滿地找牙,要鄭國從此再也不小看自己宋國!
出征的道路很是順利的,沒有受到敵人的騷擾和突襲。而且,宋軍的偵察分隊很快就發現了鄭軍先頭部隊的駐扎地。
好,找到你就好說了,讓你們鄭國人嘗嘗老子拳頭的厲害!
對于此次征戰,華元是胸有成竹的——此戰老子必贏!
華元為何會有如此大的信心呢?首先,這是在我們宋國的地盤上,我們是“主場”。相對于鄭國軍隊而言,我們的軍隊對這兒的地利環境更加熟悉,將士們也都底氣十足;再者,我華元訓練的士兵戰斗力比你們強。如果再找準時機,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宋國全部占有,這要是再打不勝的話,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于是,為了鼓舞士氣,在交戰前的頭一天晚上,華元讓人把隨軍所攜帶的一些羊只都給宰殺了。大家先飽餐一頓,今晚養精蓄銳,等明天殺個痛快。
由于士兵人數眾多,而所帶的羊只數量較少,所以在分配羊肉的時候,華元面臨著一個“僧多粥少”的問題。為了讓一線士兵得到這點恩惠而知恩圖報、更加賣命的殺敵,華元便決定廣大一線將士有優先食用權,其他人等比如馬車夫、伙夫、運糧工,最后看情況而定。如果到時候還有剩余的話,那你們再吃;如果沒有剩余的話,那就先委屈一下你們,等回去再補償你們!
華元如果知道他的這一決定隨后會給自己乃至整個宋國帶來那么大的災難的話,估計就是打死他也不會這么做的!
對于一線參戰的士兵們來說,吃飽喝足,再美美的睡上一覺,那真是相當的舒服。
好了,該吃的也都吃了,該休息的也都休息好了,咱們那就準備開打吧!
是的,該吃的都吃了。我們這些同樣受苦賣命的人,卻連吃一點肉、喝一點湯的資格都沒有,難道我們就比他們差么,這真是太欺負人啦!
這種抱怨主要來自于那些沒有吃上羊肉、喝上羊湯的廣大隨軍人員,其中有一個人的怨恨最大,他就是華元的駕車人(相當于現在的司機)——羊斟。
真是開玩笑,姓羊的沒有吃上肉羊,這簡直是太可笑了!
于是,就當華元率領廣大宋軍將士沖鋒的時候,羊斟開始了對華元的報復——昨天晚上吃羊的時候,哪些人該吃、哪些人不該吃,你說了算;但是現在,帶著你該往哪兒沖、該往哪兒殺,往左還是往右,那就由我這個駕車人說了算。
于是,羊斟帶領著華元沖向了鄭國軍隊防守最為嚴密的地方。
于是,宋軍主將華元被俘。
于是,宋軍軍心渙散,副將樂呂被殺。
于是,宋軍全軍覆沒。
最后補充一下:華元這哥們命大,過了沒多久,自己竟然偷偷逃回了宋國。宋文公也沒有予以治罪(因為司機叛變的情況實在是太少見了,再說他也不知道叛變的原因),并且官復原職。
參考文獻:《左傳·宣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