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擺布第一人今天04:42
三國時期,是驍勇善戰的武將與運籌帷幄的謀士紛紛大展身手的好時機。在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雖然才能出眾,但因為性格的問題而往往不得善終。比如呂布戰斗力雖強,但因太過自負、剛愎自用而忽略了手下的感受,最終身死于白門樓,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舞臺。而謀士許攸本可憑借官渡之戰中為曹操出謀劃策,打贏袁紹而位高權重,但他卻在此戰之后一直居功自傲,常常當眾稱呼曹操小名,更是時常說出沒有許攸就沒有曹操的今天之類的話,正因如此,許攸最終被曹操誅殺也算是咎由自取。
在蜀漢,也有這么一位身負才學但性格自負,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的臣子,這位臣子便是廖立。在劉備入川時,諸葛亮坐鎮荊州,當時孫權派使者前來與諸葛亮會面,使者曾代孫權詢問諸葛亮,希望能了解一下荊州有什么治世之才,而諸葛亮當即說出了龐統與廖立的名字,足見諸葛亮對廖立才學的認同。但即便諸葛亮十分肯定廖立的才學,最終卻依舊將其流放,其原因就是廖立在公眾場合評論劉備的過失。
當時廖立指出劉備此生的兩大失誤,一個是劉備用人不當,錯用關羽等有勇無謀之人,導致荊州盡入東吳之手;二是劉備在戰略上存在重大失誤,廖立認為劉備在奪得益州后沒有立即奪得漢中,而是和東吳爭奪荊州南部三郡,這明顯就是錯失了重大良機。正因為劉備在這兩點上犯下的錯誤,才會導致蜀漢至今羸弱不堪。
事實上,劉備用關羽并不是劉備此生的錯誤,畢竟關羽自劉備起兵時就跟隨劉備征戰四方,關羽不僅對劉備忠心耿耿,其帶兵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重用關羽鎮守荊州并沒有什么問題。而在劉備奪得荊州之后并沒有立即攻打漢中張魯,而是與孫權爭奪荊州南部三郡,確實是劉備的政治眼光不足。當時劉備低估了曹魏奪得漢中后的危險性,這才將漢中對曹魏拱手相讓。若當時先攻漢中,同時與孫權就荊州之事達成一致,劉備在后來的戰場中,絕不會如此被動,幾乎被張郃等人攻入蜀川,差一點就失去了益州。
筆者認為,廖立的分析雖不全對,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只可惜當時蜀漢的政治環境不允許廖立這樣的言論存在,因此廖立即便有天縱之才,最終也只能在流放之地郁郁而終,而這也是他個人的性格所造成的。
分享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